五言近体诗(2)
(2021-01-15 20:58:09)
标签:
健康旅游诗词文化娱乐 |
(一)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王之涣《登鹳雀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仄起首句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元稹《行宫》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三)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李端《听筝》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四)平起首句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王涯《闺人赠远》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说明:加方框字表示可平可仄,粗体字为韵脚所在)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一书中说:“平平平仄仄(这是五言平起的正格),可以改为平平仄仄仄。但是第三字改仄后,第一字不能再改仄,否则就落调了”。并下结论说:
“可见
这可以证明什么?这可以证明王力先生所言为谬误。
例1. 送远 唐•杜甫 五言律诗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本联上句三仄尾)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例2. 旅中早秋 唐•刘威 五言律诗
金威生止水,爽气遍遥空。
草色萧条路,槐花零落风。
夜来万里月,觉后一声鸿。
莫问前程事,飒然沙上蓬。
夜来万里月,觉后一声鸿。(本联上句三仄尾)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莫问前程事,飒然沙上蓬。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例3. 孤雁 唐•储嗣宗 五言律诗
孤雁暮飞急,萧萧天地秋。
关河正黄叶,消息断青楼。
湘渚烟波远,骊山风雨愁。
此时万里道,魂梦绕沧洲。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例4. 宣义池上 唐•刘得仁 五言律诗
修篁夹绿池,幽絮此中飞。
何必青山远,仍将白发归。
鸟啼亦有恨,鸥习总无机。
树起秋风细,西林磬入微。
鸟啼亦有恨,鸥习总无机。(本联上句三仄尾)
仄平仄仄仄,平仄中平平
例5. 题鲜于秋林园 唐•司空曙 五言律诗
雨后园林好,幽行迥野通。
远山芳草外,流水落花中。
客醉悠悠惯,莺啼处处同。
夕阳自一望,日暮杜陵东。
夕阳自一望,日暮杜陵东。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6. 送幻群法师 唐•周贺 五言律诗
北京一别后,吴楚几听砧。
住久白发出,讲长黄叶深。
香连邻舍像,磬彻远巢禽。
寂默应关道,何人见此心。
北京一别后,吴楚几听砧。(本联上句三仄尾)
仄平仄仄仄,平仄中中平。
例7. 赠道士参寥 唐•孟浩然 五言律诗
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
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
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
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
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本联上句三仄尾)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8.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五言律诗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本联上句三仄尾)
仄平仄仄仄,平中仄平平。
例9. 送永寿王赞府径 归县(得蝉字) 唐•岑参 五言律诗
当官接闲暇,暂得归林泉。
百里路不宿,两乡山复连。
夜深露湿簟,月出风惊蝉。
且尽主人酒,为君从醉眠。
夜深露湿簟,月出风惊蝉。(本联上句三仄尾,下句三平尾)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例10. 送颜少府投郑陈州 唐•岑参 五言律诗
一尉便垂白,数年唯草玄。
出关策匹马,逆旅闻秋蝉。
爱客多酒债,罢官无俸钱。
知君羁思少,所适主人贤。
出关策匹马,逆旅闻秋蝉。(本联上句三仄尾)仄平仄仄仄,仄仄中平平。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