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同意异词语
(2020-02-23 20:37:54)
最近看台湾的电视节目,见到有很多与大陆不同单词。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许多科学、哲学、经济学的词汇多是日本人按照日文意思使用汉字的“造字”
当年的翻译直接引用过来,但有的词汇按照汉语习惯进行了改编。
在日本留学多年的鲁迅的文学作品里使用许多日本式的称呼。
《纪念刘和珍君》,不看内容有人觉得是刘和,珍君呢,在汉语里很少将女性称为“君”的。女士,小姐,太太,夫人……。
在日本,老师对学生的称呼或学生之间的称呼可以不管男女都可称为“君”的。在国会,朝野党对政府的咨询、国会讨论不管参议院还是众议院议长点名才能发言,包括总理大臣以及各议员都是以“——君”称呼:小泉纯一郎君,安倍晋三君,麻生太郎君......。
更有日本式的单词和汉语单词顺序相反但意思一样的很多。
汉语的“介绍”在日语中是“绍介”,在鲁迅的作品中也多用“绍介”。
如下(汉语=日语):
命运=運命,脱离=離脱,应对=対応,阶段=段階(日语階段是楼梯的意思),侦探=探偵,买卖=売買,介绍=紹介,限制=制限,缩短=短縮,语言=言語,热情=情熱,界限=限界,和平=平和,设施=施設,借贷=貸借,堂堂正正=正正堂堂
最近看台湾的电视节目,觉得有很多与大陆不同的新单词。
比如,在大陆称为“新馆病毒肺炎”,在台湾简称“武毒”;“被传染上”在台湾叫“中镖”、“中招”;大陆的“野的”在台湾叫“白牌车”。台湾人称为“车诺比”的是“切尔诺贝利”……。
日本报道了一件乱贴标语的事件。标语内容是“不要来感染中国!”
据日本共同社 2 月
21
日报道,日本一男子在电线杆上贴中文传单,要求感染新冠病毒的中国人不要来日本。日本京都府警方以涉嫌违反《京都市室外广告物条例》为由,21
日逮捕了该市东山区的旭化成公司员工内山哲志。 58 岁的内山承认,
新冠病毒正在中国蔓延,不想让感染的中国人来日本,没能克制住这样的心情 。
他在 20 日晚上 10
点 15 分左右贴于电线杆上的传单上面,印有这样的中文: 不要来感染中国!
警方称,传单长约 24
厘米,宽约 5 厘米,用胶带贴在电线杆上。内山交代称利用网络将 感染的中国人不要来 的日文翻译成了中文。
警方接到报警称现场附近有一名男性与中国人发生争执。内山当时在现场,警方还从他的包中找到 3 张同样的传单。
自 2
月起,现场周边发生过多起张贴类似传单的事件,警方正在调查内山是否与此有关。
日本男子想“拒绝中国感染者赴日” 写成“不要来感染中国!”成了“别来咱中国添乱”汉语的意思了。
让人想起去年
7月日本京都市动画制作公司“京都动画(京阿尼)”工作室18日发生火灾,致33人死亡,35人受伤。社长八田英明谈及损失时表示“这是断肠之痛,难以忍受”。八田说公司过去的所有画作和资料等“全部被烧毁了”。对于许多动漫爱好者来说是一个无情的打击,中国留学生动漫爱好者写上横标“京阿尼加油!”在公司外面希望他们“浴火重生”鼓励他们,喊他们加油。
这个举动反倒惊吓了受灾给你公司社长以下的职员!忙报警!在日本“火加油”、“火注油”是一个意思。
明明火灾悲痛时还想“加油”不是成心捣乱的“仇人”么?是不是和纵火者有关?后来了解才知道中国留学生的用意是希望他们“顽张(Ganbare!)”
才消除了误会。
在日本称“新冠病毒肺炎”为“新型可罗拉肺炎”。丰田汽车的“花冠”也好“新冠”也好,其词组都来自“可罗拉”
“冠状”、“皇冠”的意思,因为丰田汽车最有名的一款车就是“皇冠”(Crown)……。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