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秋高

(2019-10-28 09:50:14)
标签:

高尔夫

文化

健康

娱乐

时尚

       球道新诗

       七律 秋高
  几度光阴感暮秋,
  独行明月伴徒愁。
  青莲铁杵恒成梦,
  工部草帘志未酬。
  场练击球八万粒,
  切推提技一桁収。
  厨箱名匠纵横剑,
  洛水鲸鲵入海流。

  注:
  高,高尔夫也。
  厨箱名匠,当年南征北战名匠的球具展览,今天看来十分感慨。
球,球具,打球规则都变了,当年的天才若生活在今天,可能也不是凡才…?
  一桁:一位数,十以下,(hitoketa),single、……。
  场练:下场打球与练球;切推:切球与推球。
  (略)

七律秋高

七律秋高

七律秋高

七律秋高

七律秋高

七律秋高

一鳥一杯酒,球儿方寸心。安得剑在手,曾手刃幾人!


  中国对“陷阱”也是使用要警惕的。三大陷阱,即涉及民生的“中等收入陷阱”、涉及中美关系的“修昔底德陷阱”,以及涉及政府公信力的“塔西佗陷阱”问题都很敏感。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奉行GDP增长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时,由于道德沦丧、法治崩溃、坑蒙拐骗黑横行、假冒伪劣毒充斥、腐败与两极分化严重,迅速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并使既得利益集团迅速垄断国家资源、掌控国家经济命脉、掌握国家大部分财富,造成国内市场萎缩、产业升级乏力、增长停滞不前、民族主体性削弱、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的状态。其中“中等收入”和“陷阱”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必然联系,因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而进入“陷阱”只是假象,把增长当发展的GDP增长方式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使增长不可持续才是本质。所以,“中等收入陷阱”是用假象掩盖本质的伪命题。“中等收入陷阱”假象后面的本质说明,增长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可持续增长后面是可持续发展。道德—法治—公平—正义不仅是社会稳定的条件,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GDP增长方式已经破产,GDP增长方式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一般均衡理论已经被证伪;发展中国家只有彻底抛弃新古典价格经济学范式、新自由主义的GDP增长方式、以一般均衡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通过包容性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实现赶超战略。

“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
古雅典与斯巴达:古雅典的迅速崛起震动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老牌陆地强权斯巴达。恐惧迫使斯巴达人做出反应。威胁和反威胁催生了竞争,接着是对抗,最终酿成冲突。长达30年的战争最终毁了这两个城邦。
德国与世界大战:人们发现,自1500年以来,一个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案例一共有15例,其中发生战争的就有11例。最显著的就是德国。德国统一之后,取代了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1914年和1939年,德国的侵略行为和英国的反应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英荷战争
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与荷兰断断续续打了4仗。
七年战争
1756-1763,英国、普鲁士与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国大打出手。
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1783,北美地方势力与英国殖民政府之间的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1853-1856,英国、法国与沙皇俄国之间的战争。
普法战争
1871-1870,普鲁士与法国开战。
日俄战争
1904 -1905 ,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
日本与侵略战争:在亚洲也有类似的经历。日本崛起之后,就想挑战欧洲殖民地在亚洲建立起来的或者正在建立的秩序,确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秩序,最终爆发了日本以反对西方列强为名而侵略亚洲其它国家的战争。

“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这一概念最初来自塔西佗所著的《塔西佗历史》,是塔西佗在评价一位罗马皇帝时所说的话:“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之后被中国学者引申成为一种现社会现象,指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七绝秋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