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文物展览观后感(5)
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为什么都命短?
就象“红颜薄命”,“才子不寿”一样。
神童王勃26岁时去世,诗鬼李贺26早年英逝。
曹植、杨修、甘罗。。。。
三国的枭雄曹操除了刘备他都没有看上眼,但他最喜欢也最敬佩的英雄有三人都是英年早逝。
周瑜,关羽与郭嘉。三人中有一个人是长寿者,历史就会重写,就不会存在“三国”鼎立的局面。当然历史不容假设。
历史的记载和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出入太大不能全信,只能就事论事。因为英武,力抜山气盖世,总得付出身上的体力代价,在医疗“社保”条件不具备的冷兵器时代,没有过人的体力很难建武功,要出入投地除了先天的力量外都要透支身体的“免疫力”,再加上古人今人都难过的“两大关口”(美女关和美酒关),这些人在人生老化反应过程中的“触媒”更促进老化连锁反应,结果就是“好人命不长”。
反观那些一时不得志的人物,反而可能“留得青山在”,寿命更长一些。
英勇善战的廉颇被“坐冷板凳”,结果想出战都被疾妒却让他活得“老矣”!司马懿更是受冷落,一装病就是几年,在三国时代算是活得久也造成了他得天下的命运。
在现代运动中何不如此?就高尔夫球运动老说更是如此。
即便是拥有完美姿势与流畅挥杆的职业选手,都无法避免病痛的折磨。
有许多赫赫有名的职业选手长期为背痛所困扰,甚至因为背痛而必须中断职业生涯。
球圣鲍比-琼斯晚年最在无法医治的疼痛中去世的。老虎伍兹,一时天下无敌,而也落得腰足病缠身。
对高尔夫爱好者来说,原本就不是选手出身,而且身体随着时间慢慢出现老化,下背痛更是挥之不去的梦魇。
据统计,最少有一半的球友有下背痛,随着年龄越大,发生的比例越高。下背痛已成为最常见的高尔夫球运动伤害。高尔夫运动对腰椎的伤害
高尔夫是一个旋转的运动。想要把球打得又远又直,靠的不是用力的挥杆,靠的是杆头的速度与准确的击球。旋转的过程中,任何地方的不协调都会使我们击球失准而甚至受伤。
从上杆到击球后的follow-through,身体的旋转就是以脊椎为轴心。这段过程中,身体本来的重量加上旋转产生的动量,我们的腰椎要承受大约相当于体重8倍的力量,相较于其他的运动(例如跑步),腰椎只需要承受体重4倍的力量。不正确的姿势或者是不顺畅的挥杆过程,以及一些初学者下意识的猛力挥杆,都会增加腰椎部位的负担。腰椎所承受的力量越大,受伤的机会也会相对的增加。受伤的部位大多出现在腰椎部位的小关节,长期下来容易导致关节的退化。
椎间盘突出也是相当常见,尤其在某些以前就曾经发生过的人,除了疼痛以外,酸麻的感觉可能从臀部、后大腿、一直延伸到脚底,也就是所谓的“坐骨神经痛”。还有肌肉或者是韧带的急性拉伤也是非常常见。下背痛指的是身体下背部有酸、紧、痛的症状,它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下背痛可依发生时间长短分为两种:发作三个月以内的定义为急性下背痛,三个月以上的为慢性下背痛。常见急性下背痛的原因有姿势不良、背部拉伤、椎间盘突出、压迫性骨折、外伤、骨髓炎、椎间盘炎等;而慢性下背痛的原因常见则有骨关节炎、椎间盘突出、脊椎退化,脊椎滑脱症、肌肉筋膜症候群、脊椎关节炎、骨质疏松、转移痛、肿瘤等。其他非关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包括泌尿道结石、摄护腺发炎或骨盆腔发炎、情绪、压力等。
高尔夫所导致的下背痛,主要来自于三个重要因素:
1.姿势错误
2.练习过度
3.体能太差
姿势错误的部分不用多说,但练习过度和体能太差却被很多人所忽略。大家的生活忙碌,能够抽空到练习场练球已经很奢侈,所以还来不及热身,木杆拿出来就开始猛挥。几个小时下来,虽然过足了球瘾,回家却发现全身酸痛,连腰都直不起来。缺乏热身,再加上过度练习,是另外一个产生下背痛的主要原因。
体能就是体适能,是指身体的适应能力,包括了心肺功能、肌力、肌耐力、柔软度、以及身体组成。体适能越好,日常生活中运动、工作、紧急应变的能力就越好。
要打好球不该局限于球技的练习,也要花时间在健身房来改善体适能。当下背部的肌肉有更好的力量与肌耐力,配合上足够的柔软度,击球的动作会更加协调,击球也会更准更有效率。当然了,受伤的机会也会因此而降低。
身体核心的稳定是打好球和避免受伤的关键
身体核心的稳定确实是打好球和避免受伤最重要的关键。核心的稳定包含两个部分:静态的稳定与动态的稳定。
“静态的稳定”指的是腹背部“支架”的稳定,这包含了腰椎、椎间盘、以及附着在上面的韧带。
“动态的稳定”则是指肌肉群的力向和协调性。身体前侧的肌肉包含了腹肌与腰肌,身体后侧包含了大小不一的背肌群。借由前侧与后侧肌肉群的配合,才能完成身体上半部的支撑,以及平顺的躯体动作。从动力学上来说,腰椎连接了下肢与躯干,在运动时负责协调身体不同部位间动能的传递。如果腰椎及旁边支持结构失调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动作的效率或打球的顺畅性,受伤机会也会增加。
核心肌群训练包含柔软度、运动控制、肌耐力、稳定运动与功能训练,循序渐进让紧绷的肌肉放松,并且试着使肌肉开始活动,开启运动控制的通路,让主导的神经回路传导电位更顺畅。
稳定运动应由静态的稳定渐渐应用动态稳定训练,主要目的都在找寻自己身体的自然位置,在一开始的训练可能会要专注集中力去体会每条肌肉收缩的感觉,但到后来就变成了自然习惯,提升了本体感觉的功能
一些打球时的小秘诀,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下背痛的困扰:
1、要求自己有正确的姿势与挥杆动作,必要时请教练帮忙调整,这样的投资一辈子受用!
2、击球前务必热身和伸展。
3、练球时从短杆开始,由小挥杆动作再到全挥杆。
4、低头捡球时,务必膝盖弯曲捡球,不要只有弯腰。
5、对原来就有背痛的人,可以试着换支长一点的推杆,让自己在推杆时不需要太过弯腰。
6、找时间从事一些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伸展运动及重量训练,增加体适能。
7、练球技,也要练体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