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的球友
(2019-08-12 09:44:48)
标签:
高尔夫球体育文化娱乐健康 |
大阪的球友
大阪人的那张嘴是发声的器官,是饮食的器官,是交流的工具又是进攻的武器……
前天接到一球友的短信, 说是经常一起打球的叫川上的共同老会友在今年的“理事长杯” 中夺冠,且是“連霸”(两连冠)最近要开一个庆祝会, 邀理事长出席,组织一个大规模的比赛,希望一起参加。
提起川上,记得那是和一些球友打球, 只要他不在场总要议论一番的一位老朋友、老球友。 近古稀之年的他话题之一就是谁和他打一场球,就听他唠叨、 说道一场球,让人感到他的话多就如他的姓氏:“川上”嘛, 孔子就说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川上与“滔滔江水”,“ 滔滔不绝”划上了一个约等号似地,他每一个击球动作, 每一打都有一番评论解说,一旦停下来等前面一组拥挤的时间里, 他便将昨天与老婆去商场买了什么衣服, 和女儿一起去吃烧烤神户牛肉之类的话题一一和盘托出,让人“ 感动”他的话题“丰富”,又觉得他的生活是那么“多彩”!
往往因谈话议论不停,总有人提醒他:“前面一组己经畅通了, 川上桑,该你发球了……”
这才停嘴,闭息,站姿,瞄球,击撞,送杆,顺势,收杆, 一连串动作中无法说话,在同组别人击球时也不能有声息( 这是礼仪,规矩),所有人发完球坐上球车,川上又打开话匣子了… …
在大阪人们相信:“男人,有一种本事叫会聊天!”;“女人, 有一种本事叫会应酬!”;“社长(掌柜的), 有一种本事叫会吆喝!”。
大阪人不会聊天的人要么是蜗居型,要么是屌丝型。
日本的“京油子,阪嘴子”,“京”指京都人,“阪”则是大阪人, 和天津人的会说评书是一绝似的,大阪人的“漫才”(双人相声) 是天下一品之功夫。
天津人喜欢吃,和大阪人吃的相比之下只能是差一个级别。
在天津有一位朋友,兄弟五人,老五从小闯深圳,多次见面, 每次他请客吃饭,每次都象是包场说评书似的。 话题多且每天都发一些“黄段子”, 就象他的围棋段位5段高手一样,其黄段位恐怕是“三流”以上了。 后来该人去了新西兰将所有“朋友圈”拉黑了……。
在大阪打高尔夫球要做好话题充足、谈天说地、之乎者也、 四方山话都通,“红道,黑道”的基础知识是必备之功课。
所以很多“关东人”不喜欢与“关西人”打球, 人们为了打好每一颗球而集精会神,高度紧张之际, 各种谈话不让人“走神”或分散精力才怪呢!关东人说关西人打球“ 磨嘴皮子”!
“关西人”又看不惯“关东人”打球的风格。一组人打球, 几乎没有一句话,有的人“闷声不响”,就象“参加葬礼”一样, 叫“御葬式高尔夫”!
多说话不行,一言不发也不行。
川上老先生夺冠军是可喜可贺的,也决定了去参加其庆贺会。
不过老先生之兄弟都是政治家庭出身, 一次听朋友说其父曾是某某大臣的秘书,后来问他, 才知道真相是某某大臣曾当过其父的秘书,所以是当地名人政治家。 难怪喜欢说话,也有雄辩善于演讲的“遗传基因”的成份吧!
有诗一首为证:
古稀球友话题多,折桂顽张添乐呵。
古稀球友话题多,折桂顽张添乐呵。
三座大山随意侃,一堆闲话嘴皮磨。
……(略)
注:日本“顽张”即努力,加油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