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动物的不同“特殊待遇”

(2019-07-12 07:49:10)
标签:

中日不同文化

杂谈

娱乐

时评

      中日给动物的不同“特珠待遇”
     新时代的中国人“男女平等”,“男女各顶半边天”。
传统观念浓厚的日本人总还是讲究“男尊女卑”。
    在日本连养宠物都要讲究雄尊雌卑,等级、贵贱观念执拗。对任何动物都有“差别”,有“距离”感。
    日本人认为养狗者经常将狗带在与自己的“平起平坐”,将对狗的性格有极坏的影响。
    日本人更不会将自己比喻成动物的,除非“自暴自弃”或“恶毒骂”别人。
    对可爱的动物都要加上第三人称代词、有“爱称”,有“尊称”,还有“敬称”。如:“~桑(san)”,“~嫱”(chan)或“君”(kun))……。
    人与人之间对自已是不能加“san”或“chan”或“君”的。但,鸟桑,鲸桑,娘科嫱(猫),汪嫱(狗)……十分普遍。逐一翻译出来就是:“鸟先生”,“鲸女士”,“猫小姐”,“狗弟弟”了。
      在汉语中,将动物拟人化,或将人拟动物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且越近代越大众化,越多的动物被用作“拟人”对象。
很多微信的名称有取“猪猪”,“狗狗”,“小熊”,“鱼儿”,“猫儿”的……。
     如有歌词“我是一只北方的‘狼’”。
文学作品里有:“我就像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又找不到出路。”
    鲁迅的“孺子牛”,“劳动人民当牛做马”,“她就像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小白鸽”,“燕子”,“小马驹”,“虎子”,“牛犊”,……。东北话“扯犊子”……是一种比喻。
    一些美如诗画的歌词总离不开动物的比喻: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我想变成一只蝴蝶 自由自在 ,草原的风声是我的天籁 ,吹落前世今生 都化作尘埃 ,不一样的心情 不一样的等待 ,我想变成一滴露珠留在你心海”。
    汉语里的动物利用率很高:蠢猪,牛得很,杀鸡儆猴、敲山震虎,偷鸡摸狗,狼心狗肺,作鸟兽散,蛇吞象,马后炮,牛脾气,龟儿子,鸡场鼠肚,……
    在日本却应十分小心加细心、冷静稳重加审慎地用动物比作人。因为但凡动物均有其特指的比喻。
“化蝶”的粱祝很有浪漫主义情绪。
     在日本人们将“蝴蝶”,比喻那些“夜不归”,晚上从这个酒吧喝到那个酒吧的人的特指。“晚上的蝴蝶”。
     在日语里许多动物不是用来作为“善意”的比喻,而有贬人的语气,还有侮辱,轻蔑,不屑的囗吻。日本国骂的“马+鹿”(BAKA=巴格(亚路))。
    还有如:
   “燕子”:日语里“年轻的燕子”(若燕)是指那些被年龄大的女性宠爱的小男人,比女方年龄小很多的情人(比牛郎、鸭子要高级些)。
    “鸡”:特指胆小鬼, 对臆病者、卑怯者或小心眼人物的蔑称。
    “秃鹰”:“Hagedaka”,“神鹰”(Kondoru),对外资系投资基金的特指。
    鱼虾蟹类:
    “鱿鱼”:助兵卫(色鬼)一样的东西。不卫生状态的气味,鱿鱼臭。
    “小判鲨”(Kobanzame):总要依附某人的比喻。
    “雑魚”(Zako):骂那些软弱的对方;
    “有象无象”:乱七八糟的比喻。
    “章鱼”(Tako蛸):对于那些秃顶男性的蔑称。
    “银鳕鱼子”(Tarako):指那些厚嘴唇的人,特别是男性。
    “金枪鱼”(Maguro):对那些性行为中不会动作配合的女性的称呼(死猪一般,木人一样)。
    “空棘鱼”(Shiirakansu):别名“活化石”,对那些落后于时代的人或物的别称。
      与“虫”关联的动物
    “蛆虫”:主要对脏污者的蔑称。特别称“男性鳏夫”,单身男人。
    “蟑螂”(Gokiburi):与“耗子”,“苍蝇”一样的死缠烂打的人物之称。
    “跳蚤”(Nomi):跳蚤心脏=胆小鬼,心眼儿小的人物。
    “跳蚤夫妇”=妻子身高大而丈夫矮小的俏皮称呼(虱子寄生狮子身)。
    “苍蝇”(Hae):与“蟑螂”一样;到处活动的可恶人物。
 爬虫类,两栖类动物
    “蝾螈”(Imori):由于腹部红色,Akahara转变为“academicharassment”以学术权威骚扰人,学术压人主者或常规犯。
    “变色龙”(Kameleon): 根据对方或自己的条件环境来改变(决定)自己的态度者,机会主义。
    “蛇”(Hebi):狡猾而且执着的人。一张脸总体让人想起蛇一样的人。
    “老鼠”(Nezumi):到处搜集别人信息的人。
    “地沟鼠”(Dobunezumi):脏兮兮的人,长着暴牙的人。
    “蝙蝠”(Koumori):哺乳类的同时有时鸟类有翅膀空中飞舞,不左不右存在不实在。
     或者根据情况变化站到有利者的一边的机会主义者。
    “鬣狗”(Hyena):与秃鹰一样专猎死动物尸体的动物。专门找那些名存实亡的企业进行兼并收购等。
    “龟”(Kame):行动迟缓的人。
    “河马”(Kaba):那些长相象河马似的人物。间接地指那些行动迟缓的人。
    “马脸”指“瓦刀脸”型人。
    “豚+驴”---“顿马”(tonma):傻子,笨猪。 ……
    许多拟人法将动物比喻成人类,在日本人看来有点象“精神乱伦”的成分,应该引起重视……(略)……
    当然汉语也有很丰富的以动物来骂人的熟语。东北话中——
    “你虎啊”(东北话,你傻不傻啊)。
    “你忒驴啦”(你执拗,固执)。
    “装大象呢”(别装蒜了)。
    “都鼠眯了吧”(胆怯了)——“瞅你刚才那么得瑟,你老婆一来,咋就鼠眯了呢?”
    “插个尾巴就是猴”(给点阳光就灿烂呗)。
    “你个傻狍子”,“饿的狼哇的”。……丰富得很……
    虎,狍,驴…在日少见所以日语里没有以这些动物来骂人的熟语……(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