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空木”,“紫阳花”

标签:
健康时评时尚文化绣球花 |
“糊空木”与“紫阳花”
五、六月份,鲜花越来越少,这时的日本进入“梅雨”季节,
http://blog.wenxuecity.com/upload/album/f4/19/40/02c0b5b20380DQ3U4UFk.jpg
也到处可看到“糊空木(Noriutsugi)”的如“九头身美女”一般华丽的身影。同样是绣球花,“糊空木”属于同属种的另一科目——“雪之下(Yukinoshita)”即虎耳草科目。 糊空木(Hydrangea paniculata)”,因其树皮可以捣成浆糊用来造和纸而得其名。 中国称水亚木,又名糊八仙花、玉粉团、圆锥绣球。圆锥八仙花,是虎耳草科挂苦子组灌木或小乔木。 分布在日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山地林边自生。中国也有分布。 历史上又因为白居易的“不经意处”将一种花随意取名,却有人以讹传讹地让上千年将错就错地错叫将“阿姬萨夷”写成“紫阳花”。 中国的绣球花原产地在四川,是名贵的中药材。而日本的紫阳花原产地在日本。两种花都是一个属种。但花与花不同。日本许多“匾额”形状的紫阳花,而中国却少有,更多的是球状型花。 白居易曾到杭州招贤寺,看到寺中长着一棵花树,芳香袭人,花繁色紫,问庙里的和尚此为何花?和尚不知。白居易因此题诗一首: 白居易还注曰:“招贤寺有山花一树,无人知名,色紫气香,芳丽可爱,颇类仙物,因以紫阳花名之。” 可能因为这首诗太好传诵、影响深远的缘故,留学大唐的日本留学生认为此花就是日本的绣球花(阿姬萨夷)吧,从此绣球花就成了“紫阳花”了。 紫阳花最早出现在日本的古代诗歌总集《万叶集》中,有两首诗是有关紫阳花的,使用的汉字是“味狭蓝”、“安治佐为”,这两首和歌大约作于600年—759年左右,而据日本平安时代(794年—1158年)编撰的日本最古老的汉和词典《新选字镜》(898年左右编撰),汉字则写成“安豆佐为”。 最早把此种花的汉字写成“紫阳花”的,是平安时代中期源顺编撰的辞书《倭名类聚抄》。《倭名类聚抄》上说:“《白氏文集》律诗云:‘紫阳花’,和名‘安豆佐为’。” 好在中日之间有许多“各说各话”的现象,尤其在花花草草的命名上更是如此.......。 中国的绣球花、八仙花在日本成为“紫阳花”、后来又分成“糊空木”。 如果说“紫阳花”是来白居易对某种花的误会,而日本人又对白氏所说之花产生了误会,各说各话的话。则“糊空木”便是日本人自己命名的花了。就象以前数百年日本的年号来自中国古藉古典,当今的“令和”元号则来自日本自己的古典文学了……。 |
http://blog.wenxuecity.com/upload/album/f4/19/40/02c0b5b20331dlMWkr4X.jpg
后一篇:咏花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