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道新诗,求道新思
(2019-06-10 10:26:21)
标签:
文化历史体育教育时评 |
球道新诗,求道新思。
埋下输掉整个战争的种子。
所以,在商言商,和自己的客户“平等”地理论,无异于自断退路、 “破釜沉舟”之举。
日本有“金座(kinza)”、“银座(ginza)”、 以下还有“釜座”(kamaza)。可见在
古代“釜” 是多么重要。
破釜沉舟,是万策己尽,万般无奈,就此一举, 成王败冦时的“生”与“死”两者选其一举措。
金、银都夫去效力了,还可望“釜”以延生。而“釜”己破, 侧生路已断生亦不能矣。
当今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总觉得商场参与者都是“一律平等”。 这是一种“短平快”的认识,
然而在国际上折衷接涉交往应酬上,尤其在应对“老牌” 强帝国的问题上本来就没有平等可言。
以资本主义的原理来说就是“弱肉强食”。
中国在这以前面对的是相对较弱者的“老”而“朽”的帝国, 可以逍遥自在,应对如流。
而今遭遇最强大的、既是血口大开敌人又是“衣食父母” 般的温柔的客户,就不那么简单了。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你死我活,一争输赢,只是军事力量的较量, 是短期行为,然而在没有硝
烟的商贸战场上,“输”与“赢” 是相对的,有时又是漫长的较量。
“赢了客户”的商家是“赢家”,如果将客户都打败了,则无任何“ 赢家”而谈。
闲话休题,
话说前日在大阪某球场与两三初次见面的老叟并组打高尔夫球, 一老者很急于想“讨教”
如何将球打远。
然而,绅士运动中“教人魔”是无法让人接受的,自己更不屑当“ 教人魔”。当告诉他“人
各自因有身体结构的条件不同, 自己的认识不一定是有效的经验……”
还没等话说完,他便急插话显得有些不耐烦地, 好像抓住对方说话中的什么“把柄”似的,
说“非也, 人体结构都是一样的……”,仿佛他人的话就是“错误连篇”一样。 然而他忘记了是
他在向别人请教打球的技巧, 话题的中心是如何将球打远打好。结果变成了“讨教”方攻击
“ 被讨教”方的“错误”、“话不准确”的局面了。
这不是成心闹别扭又是什么?
岂但让人再也提不起兴趣来教他所谓“秘籍”, 连话题就该嘎然终止了……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听施教者的“忍耐心”都没有,还想别人教你“真经”?
东汉末年,张角在偶然之中遇见一老者,说送他一部“真经”, 结果他用这部“真经”挑起
了“黄巾起义”的战争事端。世上没有耐心求教的本领,偶得“真经”也非常人可以分享的……(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