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行余韵(3)

标签:
瀟洒桐庐郡历史旅游文化严子陵钓鱼台 |
“瑶琳仙境”&严子陵钓鱼台
喀斯特又称岩溶。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为特征的地区。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喀斯特一词原指亚得里亚海达尔马提亚沿岸的石灰岩地区,现已用于类似的一切地区。喀斯特分布在世界上极为零散的地区,如法国的科斯、中国的广西、美国的肯塔基州等。桐庐县分布的石灰岩溶洞有20多个,被称为“溶洞王国”。分水江两岸的山林中,有瑶琳洞、垂云洞、杨家洞、美女洞、灵鸡洞、佛印洞等等。最出名的是瑶琳洞,称为“瑶琳仙境”。瑶琳仙境共分七个洞厅,全长约1公里,总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最大的第三洞厅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洞景气势雄伟,十分壮观。在这里有一根擎天大柱般的石笋凌空矗立,称为“玉柱擎天”。还有层层叠叠的石笋群,称为“三十三重天”。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游人宛如走进虚无缥缈的神仙境地,无不赞叹称绝。第一洞厅虽没有第三洞厅高大,面积4000多平方米,但其景致却象是进入仙境的宫殿。石景有亭台楼阁,又有庭院深宫,其间还有状似仙人和各种动物的石笋,游人可启开想象灵感,去寻找神话故事中的各种场景。电影《初探瑶琳洞》中,仙女起舞,和《少林小子》中三凤送鸡汤给三龙的场景,就是在这个洞厅拍摄的。这里还有石瀑,高7米,宽13米,称为“银河飞瀑”,可谓“天下奇观”。在其他洞厅里,石笋造成的景,有山、有水、有树林峡谷、有狮子滚绣球等等。瑶琳仙境确实是一个神话的世界。在瑶琳仙境最后三个洞厅内,开发运用现代布景、灯光、音响等效果,及机械制动手段,展现了近20个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使游人另有一番乐趣。
瑶琳洞内,曾发现了中国犀牙齿化石、西周时期木炭余烬、东汉印纹陶片、隋唐时木炭题字、五代北宋古钱等,为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是东汉光武帝的朋友严光(字“子陵”)隐居钓鱼的地方。
严子陵有个性,宁愿钓鱼,也不去沾皇帝朋友的光。
所以范仲淹说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