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古诗捷径

(2018-04-25 07:23:49)
标签:

学古诗捷径

文化

杂谈

历史

高尔夫

  学古诗捷径

   找回语言失去的“青春”……入声!

   元寇入侵后的中国官方语言中的入声就彻底消失。今天的北方官话普通话更是将入声“拆”,

“并”到其它声调中。所以现代人学古诗不经过特别训练很难作出古诗词。

 日语是比东南亚任何国家将入声保存至今完整的语言。日语的“促音”是学古诗词的一把钥匙。

   韩语、越南语入声字的发音,更接近现代南方汉语的发音。

   汉字大概于隋、唐时代传入日本,当时的汉语具有入声,因而日语音读多数保留了古汉语的

入声。由于日语没有以辅音结尾的读音,因此汉语入声进入日语后其塞音音尾已独立成另一个音节

,变为了以-kuor-ki,-pu, and-ti(-chi) or-tu(-tsu)结尾[通常为か行、た行、わ行([p] →

[] → [w] → Ø)的音节]。造成入声汉字的音读常拥有两个音节。

 但如果在音读的情况下,入声字后面紧邻另一以清辅音开头的音节,入声韵尾则不会独立成一个

音节。而是变为促音。如日本(nippon)。

   日语入声字示例:六loku、七siti、毒/独doku、立litu、力liki。

   日语的“促音”,其韵尾已独立成另一音节。

“  TSU”(念“茨”),“KK”,“PP”,“TT”等。日语的表現形式“っ”如:物(butsu:

布茨)

   现代官话(除江淮官话)的特征之一是古汉语的入声消失。以失去入声的官话(包括普通话)

为母语者,不经训练不能分辨入声字。

   由于部分原属仄声的入声字被派进平声,所以官话使用者较难判断唐诗宋词中的平仄韵律。

 官话各方言入声消失的进程并不一致,总体来说,是先归并,再变成喉塞音[],后喉塞音脱落,

最后并入其他调。这一过程始于唐宋间的燕云十六州,元朝官话已无入声。入声未随南宋灭亡而

消失,至今仍广泛存在于南方各方言(除绝大部分西南官话)和北方晋语中。

   古汉语的入声       日语的促音

   歇[hiat]     ⇔   歇[setsu]

  烈[liët]     ⇔   烈[retsu]

  月[ngüat]    ⇔   月[getsu]

  切[tsët]     ⇔   切[setsu]

  雪[süët]     ⇔   雪[setsu]

  灭[miët]     ⇔   滅[metsu]

  缺[khüët]    ⇔   缺[ketsu]

  血[huët]     ⇔   血[ketsu]

  阙[khüat]    ⇔   闕[ketsu]

  绝[dzüët]    ⇔   絶[zetsu]

  物[miot]     ⇔   物[butsu]

  壁[pëk]      ⇔   壁[heki]

  杰[griët]    ⇔   傑[ketsu]

  入声是古汉语的四声之一,平仄中的三个仄调之一。

   入声韵尾由三种不同的塞音韵尾[-p],[-t],[-k]构成。

   入声字读音短促,一发即收。入声字音是无声除阻音,是有成阻和持阻阶段,

但最后没有爆发的塞音。

“  平声者哀而妄,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用短促的入声字(-t韵尾)作韵,以抒发其极度愤恨的情感: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hiat];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liët]。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ngüat];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tsët]。

  靖康耻,犹未[süët];

  臣子恨,何时[miët]。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khüët];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huët]。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khüat]!

 

  七

  小近日又

  向众恩师衰照发。

  有当年倜傥颜

  引来多少唏嗟

 

  仄韵七平起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挥杆与性格
后一篇:桐庐行余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