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夫妻不用“in-laws(姻亲)”

(2018-03-08 22:22:34)
标签:

教育

文化

时尚

英語外語

时评

  中国与英語国家的戚关系比,中国人分別得致,似乎每一个

戚关系都定一种属的名称:舅舅和叔叔,表哥和堂哥,奶奶和姥姥,

和阿姨,外甥和侄子,子和外孙……。

 

   夫妻不用“in-laws(姻亲)”
英语没有孙子外孙的区别,中文才有。公公和老丈人,婆婆和丈母娘,

兄弟和舅子妯娌和小姨妹、大姨姐的区别。都以“in-laws”(姻亲)来界定。

  就丈夫和妻子就不能使用“姻亲的丈夫”和“姻亲的妻子”了。

可笑吧?in-laws(姻亲)在英語里有許多笑話滑稽的故事。

  一个嫁到中国来的洋媳妇,難能叫清这三姑六婆的!

  在英文中,些叫法也很出来

  一个老外爷爷人介自己的子和外候会This is my grandson

and this is…also my grandson

  其,老外眼中,子是不分内外”的,一叫“grandson”,所以,“

的“外”真心没法翻成英文

   可見中国人传统是重家庭念的,而老外重的是自己和朋友,不太重视这

戚关系,他信奉一句God made relatives, and thank God we can choose

 our friends.(上天决定了是你的戚,好在我可以自己选择朋友。

  中文和英文两种言,代表着两种思方式、两种文化背景,两种化,

无法做到100%换转化,其微差差异来自千百年来的生活習慣

 夫妻不用“in-laws(姻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