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的正确吃法
日本有一谚语:“柿子红了,医生青了”(吃柿子的人多了,病人少了,医生挣钱少了,
脸都变青了)。
这悦明柿子对防病治病的功效自古被人肯定。
柿子确实有”食疗”作用,和吃“药膳”一样,以食代医、“医食同源”。
柿果味甘涩、性寒、无毒;柿蒂味涩,性平,入肺、脾、胃、大肠经;
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健脾化痰的功效;
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口干口渴,呕吐、泻泄。新鲜柿子有凉血止血作用;柿霜润肺,
可用于咽干、口舌生疮等;柿蒂有降逆止作用;柿饼和胃止血;柿叶有止血作用,用于治疗咳血、便血、
出血、吐血、新近研究发现柿子和柿叶有降压、利水、消炎、止血作用。
日本又一谚语云:“切瓜让大名干,切柿让乞食做”。
(瓜心更甜、瓜皮很厚,要像(让)大名(诸侯)一般大块切瓜,柿子皮下营养丰富、皮方更甜,
要像叫化子(要饭的精神)薄薄地切)。
这些经验是很有启示意人的。

柿子吃法很多……
一,烤着吃
烤柿子:把柿子用棍子或者铁条串起来后,放在柴火堆上烤,一边烤一边的转,这样烤的均
匀,不会有生有熟的。
二,加热吃
暖柿子
把柿子放在30-40度左右的水温里面暖,这样在水里面暖24个小时就可以吃了,不过这种做
法的关键点是要保持水温的恒定,低了就要涩,水热了就煮熟了,不脆甜。
三,炸着吃
炸丸子:把软柿子去皮,把内部的舌头(就是比较柿的肺叶)去掉,然后和面,做成丸子炸,
香甜的很。
四,煮着吃
煮粥吃:把柿子切块放锅里煮就可以了。
五,和着吃
柿子贴疙瘩
用玉面做成饼状(我们叫疙瘩)然后就水煮熟了后,把玉米饼放到湾里,然后把柿子剥开盖
在饼子上一起吃。特点就是玉米的香和柿子的甜混合在一起,让你吃完一个还要吃一个。
要想做到正确吃柿子,就要注意以下五点:
一:
空腹不能吃柿子:
因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小的胃柿石最初如杏子核,但会愈积愈大。如果胃柿石无法自然被排出,那么就会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曾在手术中发现大如拳头的胃柿石。如果胃“有底”的话,就可避免胃柿石的形成。
二:控制每次吃的量:
柿子中的鞣酸能与食物中的钙、锌、镁、铁等矿物质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使这些营养素不能被利用,故而多吃柿子容易导致这些矿物质缺乏。又因为柿子中含糖较多,所以人们吃柿子比吃同样数量的苹果、梨更有饱腹感,从而会影响食欲,并减少正餐的摄入。一般认为,在非空腹的情况下,每次吃柿子以不超过200克为宜。
三:
吃后要漱口
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胶,吃柿子后总有一部分留在口腔里,特别是在牙缝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易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故而在吃柿子后宜喝几口水,或及时漱口。现在市场上有一些看上去很诱人的、红红的柿子,但吃起来一点也不甜,它们很可能是用激素催
熟的。因为从外表上很难区别,所以建议你先买一个尝尝,再决定是否需买更多。
四:柿子皮不能吃
有的人感到吃柿子的同时咀嚼柿子皮比单吃柿子更有味道,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
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脱涩工艺不完善时,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
五:不要和蟹、鱼、虾同吃:
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单宁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块,即胃柿石。
以上,尚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