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有绣球花,秋有酸浆果

标签:
佛学教育健康文化时评 |

夏有绣球花(八仙花),秋有酸浆果(紅娘果)
正想说说中日之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有说不完的交流史,
道不尽的交联情,突然想到中秋、感恩節都出現的果物:酸浆果。
花花草草,是是非非,从小事看大事,以一叶知秋臨。
“绣球花”原产地是日本,遣唐使留学生传入中国,被白居易“指鹿为马″,
乱点鴛鴦譜似地说是“紫阳花”。上千年来以讹传讹,绣球花就成了紫阳花。
在中医里全身是宝,成了名贵的中药材。
“酸浆果”原产地是中国,日本平安时期(中国唐朝至宋初期)传入日本,被当做珍贵药
物。在平均年龄30岁的当时的日本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草药材。
每到中秋节都会看到酸浆果,小时候也经常摘食该水果(蔬菜)。今日本的辞典写為
“鬼灯(ほおずき)”。
有一次出差在青岛机场看到这黄黄的水果摆卖,就像曹操叫疲劳的士兵望望梅林的感觉,
一种酸酸的,甜甜的味蕾激发流出一丝唾液让人回味。
后来在英语书籍中知道这是中国原产的东西故取名为“中国灯笼(Chinese Lantern”)。
在日文书籍里看到该植物被叫做“鬼灯(Houzuki)”。
原来酸浆果子在中国(拉丁文名:Physali alkekengi L.)有很多称呼,因地方而异。
又叫红菇娘、挂金灯、戈力、灯笼草、灯笼果、洛神珠、泡泡草、鬼灯等北方称为菇蔫儿、
姑娘儿,以果实供食用。
酸浆在中国栽培历史较久,在公元前300年,《尔雅》中即有酸浆的记载。现在在东北
地区种植较广泛。其他地区种植较少,仍属稀特蔬菜。
酸浆果实供食用,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蔬菜。可生食、糖渍、醋渍或作果浆。果实香
味浓郁,味鲜美。浆果富含维生素C、β-胡萝卜素、20多种矿质元素和18种人体需要的氨
基酸,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果实有清热利尿功效,外敷可消炎,全株可配
制杀虫剂。
在日本酸浆果是一种充满迷信的一种植物。来自于“御告”(Houzuki)的一种迷信
讹传。在平安时期作为镇静剂传入日本,在江湖时期由于德川家康闭关政治,让大家放下武
器,全国和谐(“和谐社会”在日本也产生过许多“苍蝇”和“老虎”),让全国人民都堕
落。就像当年朱元璋的天下初期以娼兴国一样。在当时的江户(现在东京)让有钱人去花销。
当时的吉原风俗街遍地是青楼,到处是泡姬,花魁,炙手可热。
这“酸浆果”,“红姑娘”被利用为堕胎之药。今天的日本还将其当作化痰止咳,解热,
驱冷的灵药。一些地方将其全草晒干煎水喝。
在佛教习惯盛行的“盂兰盆节”,使用花萼的“Hoozuki红姑娘”果子当作引导死者
灵魂的灯笼,连枝一起放在盆棚(“精灵棚”)架子上当装饰。每年7月9,10日两天东京
台东区的浅草寺还有“酸浆(红娘)市”。相传来自两百多年前的明和年间一个武士家庭的
佣人梦中遇见爱宕显圣的第二天在庭院里发现一株很大的酸浆树,于是他到处吹嘘;有神告
辞“每年六月二十四这天功德日在爱宕寺庙里吞噬清酸浆果,大人会甩掉发怒的毛病,小孩
会不得蛔虫等疾病”。让人难以相信的是确实很灵验。于是将酸浆果实当作“圣梦想驱虫药”
而在农贸市场推销。因为6月24日又是观音菩萨4万6千天的功德日。浅草寺也开始了“酸浆
果市”,比爱宕市场还要隆重兴旺!
在江户时期青酸浆果作为清热剂和妇女清胎热又独特药效而被珍爱使用。
中国的“酸浆果”,日本的“紫阳花”在各自对方的国家受到比本国还珍贵的对待。
日本政府的政策决定者如果能看到本博文是否还能叫嚣“日本优等于中国是理所当然”?
酸浆果,对于那些爱叫嚣“日本优于中国”,那些日本右翼政客们也许是
应该喝一杯的“镇静剂”;
对那些简单直遂跟着瞎喊“反日”,“抵制日货”的“爱国贼”,或动辄相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