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尼萨,印度象鼻神
(2017-07-04 18:34:35)
标签:
迦尼萨文化佛学旅游美食 |
迦尼萨,印度象鼻神
印度孟买的友人“萨普特”夫妇来访,按他们的习惯,总要安排去的是素食餐厅。
萨氏是彻底的食素主人者,他夫人却与吃素无关,这在印度高等社会层面很多。
开玩笑说他们像中国的“裸官”一样,丈夫在外面撑起吃素的牌子,妻子可去任
何地方消费,待到有一天,二人去了“那个世界”,二人又可互相拉一把。
看来中国当前的“裸官”文化和印度的宗教还有某种联系呢!
不过笑话归笑话。
接受了他们虔诚送的“象鼻神(God)”雕像--他们认为很郑重的礼物。
象鼻神在印度的地位可谓首屈一指,举国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印度,除了各種各樣的慶典、儀式和節日要祭拜神仙外,很多父母都喜歡用神仙的名字來給自己的子女取名,如Ganesh也就來源於象神Ganesha。
印度人相信,象是最有記憶力,友善和定力堅決的動物,而且很重義氣。因此,凡有意企求事業順利的人們,都喜歡預先禮敬及祈求象神的支持。因為它是命運之神、財富之神。
象神亦在笈多王朝後期為大乘佛教所接受,稱為大聖歡喜自在天、或歡喜天、聖天,為佛教的守護神。在耆那教,雖然象神Ganesha並沒有被宗教的經典中提及,但仍是大部分耆那教徒膜拜的神之一。最早的耆那教象神雕像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紀。如今,在拉賈斯坦和古吉拉特的耆那教寺廟中也可以發現象神Ganesh的蹤影。
象神在亞洲地區流傳非常廣,在印度鄰國尼泊爾也同樣是深入人心,只不過是稍微經過了一些改造。比較明顯的是名字改為Heramba,有五個頭,坐騎由老鼠變為獅子。
在伊斯蘭教傳入之前,阿富汗與印度文化有着密切的聯繫,印度教和佛教都曾是阿富汗人民信仰的宗教類型。公元5到7世紀間的印度象神雕像等文物在阿富汗國內出土就是明顯的例子。
在中國的北方,最早的石刻印度象神(含碑文、題字記載)可追溯到公元531年。而日本對印度象神的崇拜則在最早在公元806年。
此外,在西藏、馬來西亞、泰國、緬甸、柬埔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佛教信仰中,他也是“財神”。胖嘟嘟的樣子也的確喜氣洋洋。
但为什么要长一个象鼻子?从餐厅印度员工到朋友都说是很难用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
确实世界上这难说得“清楚”的东西往往是相互理解最关键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