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馍与泡沫

标签:
365财经股票房产文化 |
西安的“羊肉泡馍”久负盛名,上世纪80年代初是平民的美食之一(本人最初尝食亦在当时)。
20多年前的“股市泡沫”是全世界知晓的名词。两者之间都有一个不可合并的“同类项”:“泡”字。
泡馍,泡妞,泡澡,泡温泉……可能是一种爽事快事,而“泡沫”就不那么爽心了!
对于日本90年代初经济“泡沬”破裂的目击者或经历者来说,不可能不“谈 ‘泡’变色!
因为当年那些经历过“一枕黄梁”的投资者们,后来纷纷走向幻灭的光景仍历历在目,
巴布尔(bubble=泡沫):指股票交易市场中的股票价格超过其内在的投资价值的现象。在股票交易市场上的股票泡沫是一直存在的。
现在一般所指的股市泡沫,是指股市中的股票价格过度其内在的投资价值的现象。表现为一个连续过程中,股价急剧上升,其上升使人产生价格将进一步上升的预期,并由此而吸引来大量的以仅以买卖价差为获利手段的投资者,最终使股票价格大幅度脱离其净值。
泡沫的大小并无绝对参考方式,历史上所有的股市泡沫都是事后才被确认的,股市进入泡沫阶段并不意味著它马上就会下跌或者暴跌,而是意味著此时投资于股市风险更大而回报率更小。
股市泡沫的确定:市盈率(PE)法:而15倍市盈率是一个全球成熟市场的平均值,全球大型市场2007年的市盈率罕有地超过20倍的。
世界大部分股市在牛市见顶时市盈率都在60倍左右。
储蓄收益率比较法:以上市公司总的投资的回报率(净利润与市值之比)与一年存款净收益相比,如果有风险的股票投资收益低于无风险的银行存款(或国债)收益率,则说明市场已进入泡沫阶段。
总市值占GDP比重法:在美国股市的最近100年中,这个指标最低为0.4,最高为1.6。高点曾经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前,另一次发生在1999年。台湾股市见顶时该指标为1.55,跌到底时为0.48。托宾Q法:以Q值反映当时的投资需求和投资成本。当Q值>1时,新投入的投资成本会较低,从而增加投资需求。当Q<1时,因为市场价格少于资产的内含价值,所以购买现有资产的成本会较高,投资需求会减少。
某公司的财务报表从其PER的数字完全可以判断其泡沫成份,然而其股价还在不断攀升。因为许多投资者不会看指标,只看到股价在持续增长就想进入。就如房地产一样,人们看到的是不断增长的房价,没来得及考虑构成房价的内在因素。更多人“有奶便是娘”只要有利可图就今“顺势”跟进。
酒君子只要看到酒就想来两口,管他明天的“宿醉”和日后γGTP值!
两口酒可以带来暂时的兴奋,短期的房地产投资买房带来盈利。然而至于谁最终拿到“梅花Q”那就不管了那么多。
PER值高了不行低了也不好,犹如人体的血圧80~120之间才是最佳状态,但有的公司已达到180了,不吃降压药那是很危险的了。
要知道PER不控制在14至18倍间是很不正常的。某公司已达到40左右,相当于人体温40度了还在发烧样。
一个公司的PER下降到10倍以下,很可能就是,某某基金,某某保险公司准备收购的恰好的猎物了。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