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互补,各不干扰!

标签:
历史情感文化娱乐美食 |
狮子捕杀猎物,只吃肉不吃骨头,而鬣狗专门“打扫”猎物的残肢剩骨,
各得其乐。
中国人和日本人可以説在吃的方面也有类似的各取所需的一面。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
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日本食近海里的河豚,中国人吃靠海的河里的河豚
日本吃生鱼片品尝其新鲜而单纯的味道,中国吃味道烹调以蒌蒿和芦笋为佐料。
日本吃河豚在冬季,农历10月至3月这段时间最肥而鲜嫩。到了4月以后就“老了”。
四川人喜欢吃鱼腥草(又名折耳根、截儿根、猪鼻拱、蕺菜,客家话称之狗贴耳)。
西南地区的人认为它清热去火,把它当作吃饭时的重要配料。历史上同为四川人的重庆
人喜欢吃叶子,而成都人则喜欢吃根子。
传说鱼腥草为观音菩萨所传。唐三藏西天取经之时ㄏ观音池中的金鱼下凡成精,
后被观音菩萨显现出鱼篮之像收服。观音因其在通天河吃了许多童男童女,造孽深重,
怜人间疾苦,故而将功德池中的水草种子撒播人间,用来治病救人,普渡万方。鱼腥草
还可被熬成一种像茶的汤汁,有助于过敏的人。
就像同为食猪肉的民族,日本人喜欢吃“猪仔”,而中国人喜欢吃“肥猪”一样。
《西游记》中金鱼怪在通天河吃了许多童男童女,蜘蛛精等妖精们则喜欢吃“唐僧肉”一样。
各有其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