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日误读动物与食物(22)

(2014-07-28 20:04:41)
标签:

转载

        中国和日本人都喜欢利用动物来打比喻。但側重点不一様。

   中国使用“老虎”比喩貪官汚吏掌握實権的受賄幹部。

[转载]中日误读动物与食物(22)

   日本使用“鼬”比喩一般的動物。如“打鼹鼠”(Moguratataki)表示的

“按下葫芦又起来了瓢” 比喻做事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顾此失彼”。

    日语里“打土龙”,“打鼹鼠”是一种游戏,将鼹鼠一样的人形冒出来又

打下去的游戏,最终看用多少时间短期内打下多少只鼹鼠。

[转载]中日误读动物与食物(22)

   还使用“鼬(鼬鼠:Mustela)”、“黄鼠狼”来表示各自为阵,无法统一

的意思。

[转载]中日误读动物与食物(22)

   日语成语:鼬鼠游戏,老鼠游戏,黄鼠狼游戏 (Itachigokko)

堂堂巡;水挂论:谈不到一块儿,无止境的争论,抬杠。

   汉语意思: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转载]中日误读动物与食物(22)

each blows his own bugle and sings his own tune

如:警察与暴走族之间重复着:(Itachigokko)

《play》 a cat‐and‐mouse game 《with the police》

a vicious spiral of prices and wagesa wage vicious circle

whack-a-mole(もぐら叩き)

    中国用动物植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活着的四大美女犹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死后上千年也和动物紧紧相连。“西施舌”、“贵妃鸡”、“貂蝉豆腐”和“昭君鸭”。

被称为传统的四大名菜。

  西施与西施舌

  西施本名施夷光,中国古代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

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

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西施故里有一种点心被称为“西施舌”。据介绍,糕点师用

吊浆技法,先用糯米粉制成水磨粉,然后再以糯米粉为包入枣泥、核桃肉、桂花、青梅

等十几种果料拌成的馅心,放在舌形模具中压制成型,汤煮或油煎均可。这种点心特色

颜色如皓月,香甜爽口。此餐,还有一道以海鲜贝类牙蛤或沙蛤制成的汤类,也被子赐

以“西施舌”的美名,相传唐玄宗东游崂山时,厨师给他做了这道汤菜,唐玄宗吃后连

声叫绝。可见此菜美味非同凡响。这道汤菜,汤汁腻滑,品质爽滑,味道鲜美,有

“天下第一鲜”之称。

  杨贵妃与贵妃鸡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号太真。她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尤其是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贵妃鸡是上海名厨独创的一道川菜肴。它是用肥嫩的母鸡作为主料,用葡萄酒作调料,成菜后酒香浓郁美味醉人,有“贵妃鸡”之意。在西安还有一种“贵妃鸡”。它以鸡脯肉、葱末、料酒、蘑菇等为馅的饺子,形似饱满的麦穗,皮薄馅嫩,鲜美不腻。

  貂蝉和貂蝉豆腐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位无史料记载仅存在于小说戏剧中的的美女,曾登场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民间传说其为山西忻州人,与名将关羽为同乡。也有人真根据实物和史料作出另一个推断,貂蝉极有可能是河北邯郸永年人。在民间传说中,貂蝉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广为流传。

  貂蝉豆腐又名“泥鳅钻豆腐”。以泥鳅比喻奸滑的董卓,泥鳅在热汤中急得无处藏身,钻入冷豆腐中,结果还是逃脱不了烹煮的命运。好似王允献貂蝉,巧使美人计一样。此菜豆腐洁白,味道鲜美带辣,汤汁腻香。民间小吃中还有种“貂蝉汤圆”。传说王允请人在普通的汤圆中加了生姜和辣椒。董卓吃了这种洁白诱人、麻辣爽口、醇香宜人的汤圆后,头脑发胀,大汗淋漓,不觉自醉,被吕布乘隙杀了。

  王昭君和昭君鸭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传说出生在楚地的王昭君出塞后不惯面食,于是厨师就将粉条和油面筋泡合在一起,用鸭汤煮,甚合昭君之意。后来人们便用粉条、面筋与肥鸭烹调成菜,有称之为“昭君鸭”,一直流传至今。在西北地区还流行一种以王昭君的名字命名的“昭君皮子”是人们在夏日常吃的酿皮子。其做法是将面粉分离成淀粉和面筋,并以淀粉制成面条,面筋切成薄片,搭配并食,并辅以麻辣调料。吃起来酸辣凉爽,柔韧可口。

  美女生如动物,死后也比作动物。真是天生的尤物。

[转载]中日误读动物与食物(22)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