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日误解新与旧(11)旧名新称

标签:
转载 |
日语
硝子(Glass)
石碱(Soap)
燐寸(Match)
蝶番(hinge:丁番)
汉语的“夜莺歌唱”很有情调“Cherish the song of the nightingale”,日语的“夜鹰”(汉字不同)是表示“路上卖春妇”(街娼)的意思。而那些街娼活动的地点往往又被称为“女郎屋”。
(Jorouya)。
日语的“接骨木”(Niwatoko= sieboldiana)和中国的接骨木不同
汉语的“接骨木”(学名:Sambucus williamsii)亦称“扦扦活”,是五福花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在英国小说《哈利波特》中用来制作魔杖的是西洋接骨木,并非此种接骨木。
日语的“鬼灯”(ほおずき) Physalis alkekengi var. franchetii 酸漿
汉语称为:红姑娘学名酸浆、挂金灯、戈力、灯笼草、洛神珠、泡泡草等,北方称为菇蔫儿、姑娘儿。别名:锦灯果、灯笼草、灯笼果、挂金灯、红灯笼、锦灯笼、酸浆、鬼灯球。
玉与硝子
玉温润匀腻,如膏似脂,不现精光。硝子给人感觉虽然也觉莹润,但总感觉到精光外露,于莹润中浮有贼光闪烁。
瑕也是鉴别玉和硝子的重要标志之一。玉有瑕,硝子无瑕。瑕并非都是绺裂所产生的,有的是结晶集合体的结合部位显示的痕迹特点,似断非断。而硝子却是匀净如一,找不到瑕。应当承认,瑕是玉中的毛病。
玉器行业上称为不同的性:顶性、卧性、硬性、软性、斜性、鸡爪性等,也有因不同解理而称为爆性、片性等;还有因杂质而称为干性、冻性和糠性的。总之,性是玉的毛病和缺点。这些玉“病”恰恰可以说明它的身份是真玉,但这些毛病在硝子中是难以找到的。
玉中绝无气泡,这是一个重要的鉴定依据。硝子中却常有气眼、气泡,有时仅凭肉眼就能发现,放大镜下更是原形毕露。
对着阳光透视,硝子的某些部位可产生三棱镜效果,发出七色光,而玉不会有此现象。
硝子大都是模制的,有的部位留下了合范的痕迹,很容易发现。也有对痕迹进行碾磨处理,经过打磨的硝子,往往可以看到“坑”和“毛玻璃”的现象。越磨越不平,磨的表面没有光洁度,越磨马脚露出越多。玉是碾磨出来的,越磨越晶莹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