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日另类比较(109) “东音西口”与“南腔北调”
标签:
转载 |
中国有“南腔北调”,日本有“东音西口”
![[转载]中日另类比较(109) <wbr>“东音西口”与“南腔北调” [转载]中日另类比较(109) <wbr>“东音西口”与“南腔北调”](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中国的“口音”大致分为“南方口音”和“北方口音”,而日本的方言
则分为“关东方言”和“关西方言”。
关西方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关西腔调”
闲不住口,重复唠叨
关西人性格急躁,讲话办事讲究效率,说话的“频率”高导致关西人
对于一个表达经常出现“反复”,“重复”(复唱倒)。
最近听到台湾和大陆许多人对一个单词连续的情况,“对,对,对,对!”
“是,是,是,是……”。
“Wakaruwakaru”,“Daijoub,daijoubu”,“OK,OK”……。在同样的时间
里一个单词,重复两遍似乎加重了语气,实际上是习惯性的唠叨。
抑扬顿挫,近低远高
高低不同:关西有“三都”(大阪,京都,神户),关西腔调各自有气特点,但关西腔
是日本人一听就知道的语言(除了关西人讲话声音大,直来直去,不加遮掩的特点外),
关西人讲话时语调的特有风格的抑扬顿挫,与其他地区的人讲话有极大区别的。
与标准话的区别连日本人都说不清楚,规则多变。
有的人总结了一些pitch accent规则但又不完全适用。比如两个音节的单词发
音高低总是和标准话相反。
“山”(Yama)
“石”(Ishi)
“右”(Migi)
“雪”(Yuki)
等等都是第一个音节高第二个音节低,由高向低。标准话是由低向高正好相反。
“朝”(Asa:早上)
“箸”(Hashi:筷子)
“秋”(Aki:秋天)
等, 普通话都是第一个音节低第二个音节高,由低向高。关西话则是由高向低也正好相反。
关东
关西
新的总结由远至近,由新鲜到普通的时候都是从高音到低音。
远的东西掉下来:下雪,下雨,花,Yuki,Ame,Hana
新颖东西大发现:钢琴!麦当劳(Makudo),
惊异的事情:不好!,不行!Ahou,Akan,自己原因:Ahou,Akan
关西腔调对一个音节的文字往往时拖长发音。
如:“目(Me)”要发音成“Me-e”,“手(Te)”发音成“Te-e”,“气(Ki-i)”,
目ぇー痛い。
手ぇ届かない。
気ぃつけてなあ。
数字“1,2,3,4”的标准话是“イチ,ニ,サン,シ”。
关西腔调则是:
“イーチ・ニーイ?サーン・シー。
任意缩短,偷工减料
「万引きしよう」变成「万引きしよ」。
形容词的“i”被去掉, 寒い变成「サム!!」(或「サブ!!」)
标准话里的「あいつ、あした来るって言ってたよ」用关西腔调
来说就是“あいつ、あした来るゆうてたで”引用助詞“って(と)”就没了。
动词的消极否定表现比较独特打“Nai”变成“Hen”(Hin)。
読まない在用大阪腔调表示时为“ヨメヘン”、京都时“ヨマヘン”。
敬语表现多用“~Haru”结尾。“Haru敬语”:如:“読む”的敬語表現“ヨミハル”
或是“ヨマハル”。
「yan」使用频繁。
关西腔调由独特和丰富的放言支撑。“Qiaoチャウ(違う)”或“Mecchaメッチャ
(とても)」”等使用频率高。
関西人A「アレ、チャウチャウチャウ?」
関西人B「チャウチャウ!チャウチャウチャウ!」
標準語話者A「あれはチャウチャウじゃな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