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酷奇妹
酷奇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515
  • 关注人气:4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日另类比较(98) 雾霾与花粉症

(2013-02-03 21:18:59)
标签:

是是非非

文化情感

杂谈

中日对比

雾霾与花粉症

休闲

 日本:花粉症,火山,地震,海啸,核辐射都是局部的,影响是长时间的。

    中国:大气污染却是大面积的,大部分都市发生的,影响是短暂的。

   在日本,东京周围的城市和大部分地区,人们都要收到“国民病”花粉症的肆虐。部分人像患了重感冒一样,喷嚏连连,鼻涕不断,嗓子生疼,眼睛奇痒,头昏脑涨,心绪烦躁,痛苦不堪。这是因为日本在战后植树运动中种植了一种叫“红杉”的衫树,其花粉非常细,只有头发的十分之一,随着春风带入人们的呼吸器官,引起部份人体制过敏反应,医学上称之为“花粉症”。日本大约有1/10的人患有花粉症,而且,一旦患上便年年复发,整个春季都被“花粉症”纠缠着,苦不堪言。

   当然,一年之中都可能患花粉病,因为引发花粉症的树木共有 60余种,日本人患的最严重的花粉症的根源还是来自杉树的花粉。

   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城市和街道在遭到空袭后都焚烧殆尽,重建家园便需要大量建筑木材,而杉树恰恰具有生长速度快和木材质地优良的特点,于是杉树就成了栽种树种的第一选择。不料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时,已长大成材的杉树林就开始产生大量花粉,并使得越来越多的日本人罹患上杉树花粉症,连刚出生的婴儿都不能躲过。

    每年二月中旬开始到五月初,日本人必须把自己遮起来、罩起来,躲着花粉。中国人羡慕赞叹日本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然而,谁知道这时“花粉症”,远比中国的“阴霾”,“空气污染”的时间长,对人身体侵害严重

 

    在中国140多万平方公里雾霾笼罩,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这样的天气还要“霾”不了多久!当然据说北京的空气已经不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见的物质了。高速公路封闭,航班延误取消,严重污染了的空气中环卫、交警、快递,户外工作确实辛苦!环保部的官员说发达国家治理大气污染也是用了30到50年才完成的面对如此频繁出现的雾霾,民众必须学会忍耐

有人扩大其影响认为大气污染这些东西是跟整个环境,跟外环境、内环境相关的,这个比非典可怕得多,非典你可以考虑,可以隔离,可以各种方面的办法,但是大气的污染、室内的污染是任何人都跑不掉的。所以你做很多的努力,首先你要想尽办法,要改进人类的最基本的生存的环境,所以我想这个还是最关键的问题。
  世界上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诞生于英国,但它的出台确是以极为昂贵的生命代价换取的。1952年12月,潮湿有雾的空气停滞在伦敦城上空,工厂和住户烟囱排放出的大量烟尘废物不断在大气积聚,浓厚烟雾在全城弥漫多日不散,最终导致两个月内,12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更有无数人罹患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乃至癌症,这一事件后来被称为“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四年后的1956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步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案》,针对燃煤污染,《清洁空气法案》首先规定在英国境内设立无烟区,无烟区中只允许使用无烟燃料。
  针对工业污染,这部法案对烟尘标准做出定义,并根据衡量锅炉烟尘浓度的六等级指标,林格曼黑度,将污染程度尚不算高的“林格曼二度”烟尘,即规定为“黑烟”,在无烟区内严禁排放。因此,许多污染严重的烧煤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都不得不迁往郊区。
  随着汽车时代的发展,在《清洁空气法案》的基础上,一系列针对机动车污染的法律法规也应运而生。例如伦敦政府要求所有的新车必须加装能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的催化剂,同时向私家车征收天价进城费和停车费,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以实现绿色交通的目标。

工业污染是人们无法躲避的道路,空气污染也是人们无法离开的一条必经之路。鱼和熊掌无法兼而得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