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另类比较(98) 雾霾与花粉症
(2013-02-03 21:18:59)
标签:
是是非非文化情感杂谈中日对比雾霾与花粉症休闲 |
有人扩大其影响认为大气污染这些东西是跟整个环境,跟外环境、内环境相关的,这个比非典可怕得多,非典你可以考虑,可以隔离,可以各种方面的办法,但是大气的污染、室内的污染是任何人都跑不掉的。所以你做很多的努力,首先你要想尽办法,要改进人类的最基本的生存的环境,所以我想这个还是最关键的问题。
世界上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诞生于英国,但它的出台确是以极为昂贵的生命代价换取的。1952年12月,潮湿有雾的空气停滞在伦敦城上空,工厂和住户烟囱排放出的大量烟尘废物不断在大气积聚,浓厚烟雾在全城弥漫多日不散,最终导致两个月内,12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更有无数人罹患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乃至癌症,这一事件后来被称为“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四年后的1956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步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案》,针对燃煤污染,《清洁空气法案》首先规定在英国境内设立无烟区,无烟区中只允许使用无烟燃料。
针对工业污染,这部法案对烟尘标准做出定义,并根据衡量锅炉烟尘浓度的六等级指标,林格曼黑度,将污染程度尚不算高的“林格曼二度”烟尘,即规定为“黑烟”,在无烟区内严禁排放。因此,许多污染严重的烧煤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都不得不迁往郊区。
随着汽车时代的发展,在《清洁空气法案》的基础上,一系列针对机动车污染的法律法规也应运而生。例如伦敦政府要求所有的新车必须加装能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的催化剂,同时向私家车征收天价进城费和停车费,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以实现绿色交通的目标。
工业污染是人们无法躲避的道路,空气污染也是人们无法离开的一条必经之路。鱼和熊掌无法兼而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