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日另类比较(96)

(2013-02-03 20:15:44)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中日另类比较(96)作者:辛泰平

疯癫“寅次郎”与 “济颠和尚”

“车寅次郎”在日本被称为“疯癫寅次郎”,有和中国人心目中的“济公和尚”相似。

在日本,没有固定职业,东游西逛,无精打采的年轻人集团被称为“疯癫族”。

这都要追溯到日本银幕中被塑造的主人公--车寅次郎身上。

当然寅次郎不完全是“疯癫族”,因为他是有一份职业工作的: “的屋”。

在日本“的屋”是露天小摊贩=“大道商人”,不经意间赚一笔钱。在逢缘日,

逢年过节的市场,在赶场节日里,在某地方,某境内,都可以在街道摆地摊卖食品或玩具的

小商贩,街商等。

被称作“的屋(Tekiya)”的也叫“的屋(Matoya)”、“香具師(Yashi)”、“三寸

(Sanzun)”等。

寅次郎是文学艺术中提炼塑造的虚假人物,而济公则是历史上有真实姓名的人物。他们都有

一个共同的特点,给后来的人以精神上的洗礼,给人们的心目中留下独特、另类而美好的印象。

在日本“寅次郎”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特殊人物。“疯癫(Fuuten)”也成为一个专用术语。

电影《寅次郎的故事》(日文片名:男人真辛苦)是日本松竹映画历时近三十年(1969年-1995年)

制作的全长48部的喜剧影片,是世界目前最长的系列电影。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热爱家乡却四处流

浪、又四处失恋的浪子闲人寅次郎的故事,该剧以轻松有趣的人物和剧情,生动地展现了真实的

生活,并贯穿着日本美丽的自然和人文风光。该片通常都在盂兰盆节和正月初一上映两部,在日

本风靡一时,受到了日本观众广泛共鸣和欢迎。新年假期全家一起到影院看《寅次郎的故事》,

一度成为日本人辞旧迎新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古往今来,如恒河沙数的名人中,能为东西方世界雅俗共赏者,受到推崇的是中国的活佛

济公。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天台县永宁村人。他破帽破扇破鞋垢

衲衣,貌似疯颠,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

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

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

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净,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

美德。

济公一生怡然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地。他常常衣衫不整,寝食

不定;为人采办药石,治病行医,解忧解难,常常灵验,广济民间疾苦。因此,其德行广为人

们所传颂。又叫济颠和尚。在中国济公的电影戏剧非常多,受到中国老幼男女的爱好。

 

共48集的《寅次郎的故事》是影史上最长寿的喜剧系列,在日本本土放映时,每每形成节日气氛。

直到“寅次郎”的扮演者“渥美清”的离世,才得以终结。

寅次郎,正如《寅次郎的故事》电影海报:

“每当看到海边夕阳的落日,就倍感亲切呀!我这个没有用的人,每天都是在反思中度过。

每当我在日本各地旅行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思念起远在东京故乡的家人。妹妹樱花她

还好吗?阿博怎样了,满男还在升学的事而烦恼吧,叔叔和婶婶的身体还很健康吧!饭团店

的生意还不错吧。厂长章鱼的工厂是不是每天都在倒闭的危机中度过呀?风吹到哪里,我

就走到哪里!”

《寅次郎的故事》每集影片开头都有一段话:“我生长在东京的葛饰柴又,是帝释天的水把我养

大姓车,名寅次郎,大家都叫我‘疯疯癫癫的阿寅’。”

一个是不修边幅,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颠。

一个是十足的平民特色;一成不变的礼帽、旧西装并内套坎肩,风风火火,疯疯癫癫。

电影《寅次郎的故事》在日本人民心中影响深远,演员渥美清去世后,东京柴又区还修建了

《寅次郎的故事》为主题的电影博物馆。

在济公的故乡人们为了纪念他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塑像,被后人尊为活佛。

 

济公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既“颠”且“济”,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

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人们怀念他、神化他。神化就从他

的出世开始。《西域志》载:“天台山石梁桥古方广寺,五百罗汉之所住持,其灵异事迹

往往称著。”而济公诞生时正好碰上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十七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

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投胎。黎民盼望救星,社会呼唤英雄,当人民十分需

要圣贤的时候,高僧就成了“活佛”,凡人道济成为历代供奉祭祀的神灵,其成佛后的尊

号长达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

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致。这也就说明济公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人民

心中的“活佛”,反映出济公形象的广泛亲和力。

 看济公得圣训:

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

不礼爹娘礼世尊------敬什么,赌博之人无下梢------耍什么;

兄弟姐妹皆同气------争什么,治家勤俭胜求人------奢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忧什么,冤冤相报几时休------结什么;

岂可人无得运时------急什么,世事如同局一棋------算什么;

人世难逢开口笑------苦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

补破遮寒暖即休------摆什么,虚言折尽平生福------谎什么;

食过三寸成何物------馋什么,是非到底见分明------辩什么;

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谁能保得常无事------诮什么;

前人田地后人收------占什么,穴在人心不在山------谋什么;

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欺人是祸饶人福------卜什么;

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寿自护生爱物增------杀什么;

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