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日另类对比(10)
(2012-10-17 20:53:40)
标签:
转载 |
天灾大国 VS 人祸大国
在天灾面前人们更容易团结一致,在人祸当前人们更容易各奔东西。
中国和日本就是这样的一个对比鲜明的两国大国。
中国是大陆国家相对海样包围的日本岛国来说天灾相对少。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天作有雨,人作有祸。”大概意思是,
天空若是整日狂风大作,就预示着会有降雨的天气;同理,人若是整天胡作
乱闹,就预示着将有灾祸的发生。
中国:300年必有王者横空出世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有人又说:500年必有王者兴。
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是在他那个时代的遇见。当时
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们生活在冷兵器时代,时间的流驶,历史的进程要缓慢得多。
而今的历史是加速度前进的历史。
不是七百年,五百年,而是3百年甚至更短时间就会出现时代交换朝代更替。
日本:300年必定有一次大的火山爆发,据统计日本最高的富士山就在三百年前
大喷火,上上一次也是600年前,所有有人得出结论:富士山的喷火将是300年一次。
当然除了富士山还有日本的九州岛樱岛等到处都有火山喷发。
日本是自然灾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每天都有地震,每天都有“风云变幻”。
风和日朗的日子确实不多。当然中国也有天灾,但大都是人祸造成的:大江决口、
洪水泛滥、山洪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横溢等天崩地裂现象此起彼伏;蝗灾、
虫灾、旱灾、风灾、雹灾等灾害连连;沙尘暴、沙漠化、黄河断流、长江污染、
沿海赤潮等频繁出现使生态环境变恶劣... ...。
中国:战争让人口锐减
日本:战争不会引起人口大量减少
日本国家很小人口也不多,每次战争的规模也不是很大。更重要的是战争的胜利
这对战败者除了战犯以外统统收编为自己的军队和势力。所以除了战死者外军队
势力往往是不减反而增。
就像中国的象棋和日本的将棋一样,象棋里“子”被“吃”了该“子”的任务就
彻底完了;而日本的将棋是将对方的“子”“吃”掉后作为自己的棋子使用继
续发挥作用。所以在日本战争的结果是胜者为王败者不一定为宼。败者归顺在
胜利者一方麾下,多年后也是胜利者。
中国:每经过一次战争就有无数的英雄消失。
日本:每经过一次战争就有无数的英雄出现。
在中国:每次战争死在战场上的都是那个时代的身强力壮的精英或者时代的英雄。
这些将士的死亡对国家的生产力是一个无情的打击。历史上的大屠杀都是将那些
敌对强者“斩草除根”剩下的都是一些无力反抗的平头百姓。要恢复元气和生产
力又要多少年以后,更不用说财富的增加要多年的积累。
从公元前205到公元前195年西汉建国初,共历10年。秦朝末年全国有2000多万人口,
到汉初,原来的万户大邑都只剩下两三千户,消灭了原来人口的70%。也就是说,
大城市的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齐民无藏盖”的现象(《史记·平准书》)。
在日本:敌对集团的首领才是斩杀的对象,打败对手后连对手的老婆孩子家庭宗族
都接收过来。充分保住了那个时代的生产力不受损失。
结论:千百年来日本从一个蒙昧痴迷的民族经过战争的淘汰越来越“先进”,
就是一般人说的日本人越来越聪明。然而中国民族多,人口杂,经过千百年的战争
后人口质量反而下降,因为每次战争所消失的人力资源和财富都要花上多年才能
弥补上。有些东西可能是永远恢复不过来的了。所以如果没有战争中国的文化
就灿烂辉煌起来。一经战争中国的文化就萎靡萧条下去。
中国经过上百年的战乱最终结束战争是最近半个多世纪的事情。中途还有“文革”
这样的自我毁灭性的人祸。
中国:人祸让精神文化财富锐减。
日本:天灾使弱者淘汰剩下强者,精神文化财富丢失较少。
日本的每次天灾都起到了一个“弃弱存强”,淘汰弱者的作用。因为地震,海啸都是
那些跑得快的人才能够得以生存。老弱病残都极其容被夺去生命。
于是日本人剩下的都是一些生存力强,逃避风险力大的群体。相对中国的人祸,每次都
是让那些年富力强的群体受到伤害。中国人要在生命的有效劳动期间活命真是一件太
难的事情。加上“焚书坑儒”,“党锢之乱”等历史上对文化的毁灭性打击。中国的
灿烂文化就如韭菜一样长高了又被割去。有时刚展出嫩芽就
被割去。
找到“原件”的原因。
数十年,数年之间都会有无数的“风流人物”涌现出来。
的桎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