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酷奇妹
酷奇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515
  • 关注人气:4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这“东西”,无尽之话题(42)

(2011-08-09 22:09:47)
标签:

大阪

东京

老照片

旅游

美人美景

娱乐

杂谈

知识/探索

中国人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于“青山”有一种

格外特殊的心理状态。

日本这“东西”,无尽之话题(42)

 

“青山可埋骨”就是人们死后有葬身之处。所以“青山”和坟墓往往让人产生联想。

中国人的公墓准是有松柏树掩映,常青植物郁郁葱葱,就更让人将“青山”和“墓地”

连接想像起来。

在日本青山和坟墓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为日本人的墓地大都是建在光秃秃的地方

最多有一块石碑,很少有常青树在墓地周围,无法将墓地和青山相联。

因此日本的地名有“青山大道”(东京最繁华之一的大街)。“青山大学”,

“青山学院大学”等等(日本贵族学校之一)。
日本这“东西”,无尽之话题(42)

 

中国的“冢”和日本的“冢”(塚)虽然都是一样的东西

各自的印象不同。汉语里有“坟”,“墓”,“坟冢”,“墓冢”,

“土冢”的说法。让人联想到的是阴森的东西,而日本却相反,

往往是积极的,阳刚的东西。

日本的“冢”字多见于人名和地名。

地名如:“平冢”(神奈川县),“笹塚”(东京),“樱冢”(大阪)

        “首冢”(奈良)......。很多“~冢”的地方。

         “宝冢”(大阪很有名的地点~有著名的一流剧场)

人名如:“饭冢”,“上冢”,“下冢”,“中冢”,“大冢”,“小冢”

         ......。不一而足。

为何日本带“冢”的人名地名那么多?因为“冢”的意思多是“宝塔”,

“塔”的这层意思更多。就想“宝冢”,宝塔一样,在人们心目中是

阳光的东西。

 

如日本大阪府的“三义冢”,原来就是上海的“三义塔”的翻版。

这里可以看出日本的“冢”和中国的“塔”完全相通。

 

 

鲁迅<题三义塔> (1933年)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

奔霆飞焰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日记》1933年6月21日:“西村(真琴)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

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

聊答遐情云尔。”西村是一个日本医生。

在日本的大阪曾根车站附近也建立了一座“三义塔”。(三义冢)

其记述是这样的:在上海事变时,生物学者西村真琴博士组织慰问团在上海

的三义里保护了一只鸠(鸽子),取名“三义”并带回了家,后来该鸽子死后

为其见了一座墓。

作为日中友好的使者博士希望带回中国将其寄托了感叹的绘画和和歌寄给

了鲁迅。鲁迅便作诗一首“题三义冢”回寄,就是那首不朽的名诗。

在日本的大阪府豊中市曽根東町3-7-3(豊中中央公民館 前庭)  
阪急電車曽根车站往東南方向。

西村 真琴(1883年3月26日 1956年1月4日)は、日本的生物学者,生

前时北海道帝国大学教授。对球藻研究,人类型机器手(机器人),“學天則”

的制作闻名。次男是演员西村晃。

年譜 

1883年(明治16年)3月26日、長野県松本市生。

1908年(明治41年)、広島高等師範学校(現?広島大学)博物学科毕业。

小学校代课教师,京都?乙訓町高等小学校長及満州南満州遼陽小学校長。

1911年(明治44年)、南満医学堂生物学教授就任。

1915年(大正4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植物学専专业入学。

1920年(大正9年)、哥伦比亚大学で博士号 (Ph.D.) を取得。

1921年(大正10年)、北海道帝国大学附属水産専門部教授就任。

1927年(昭和2年)、阿寒湖的球藻研究被東京帝国大学授予理学博士号。

北海道帝国大学辞职后进入大阪毎日新聞社。

1928年(昭和3年)、東洋第一个研究人类型机器人“學天則”在京都博

覧会展出。

1936年(昭和11年)、大阪毎日新聞社会事業団内结成全日本保育連盟。

先后创建民国窮民孤児援護会、隣邦児童愛護会等尽力于幼児教育。

1956年(昭和31年)1月4日去世。

 日本这“东西”,无尽之话题(42)

日本这“东西”,无尽之话题(42)日本这“东西”,无尽之话题(42)

日本这“东西”,无尽之话题(42)

日本这“东西”,无尽之话题(42) 
日本这“东西”,无尽之话题(42)
西村真琴之照片
日本这“东西”,无尽之话题(42)

日本这“东西”,无尽之话题(4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