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熏风(1)
标签:
文化休闲饮食杂谈知识/探索美人美景茶叶文化 |

敬茶之礼

中国有"浅茶满酒"的讲究,一般倒茶或冲茶至茶具的2/3到3/4左右,
如冲满茶杯,不但烫嘴,还寓有逐客之意。泡茶水温也要因茶而异,
乌龙茶需用沸水冲泡,并用沸水预先烫杯;其他茶叶冲泡水温为80~90℃,
细嫩的茶末冲泡水温还可再低点。
敬茶要礼貌,一定要洗净荼具,
切忌用手抓茶,茶汤上不能飘浮一层泡沫和焦黑黄绿的茶末或粗枝大
叶横于杯中,茶杯无论有无柄,端茶一定要在下面加托盘,敬茶时
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双手托盘,至客人面前,躬腰低声
说"请用茶",客人即应起立说声"谢谢",并用双手接过茶托。
总之,我们待客敬茶所遵循的就是一个"礼"字,我们待人接物所取
的是一个"诚"字。让人间真情渗透在一杯茶水里,渗透在每个人的心灵里。

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

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
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
炙、末、煮、饮。
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
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
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
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作艺术的品饮,以免败兴。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
1、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2、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
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
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3、功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功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
清代功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
功夫茶讲究品饮功夫。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
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
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
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
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
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廿一个方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