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曼谷随思录(2)尖尖的建筑、圆圆的人性

(2010-07-01 22:49:49)
标签:

旅游

美人美景

文化

学习

知识/探索

男人

女人

杂谈

中日对照

情感


曼谷随思录(2)尖尖的建筑、圆圆的人性

曼谷随思录(2)尖尖的建筑、圆圆的人性

曼谷随思录(2)尖尖的建筑、圆圆的人性

曼谷随思录(2)尖尖的建筑、圆圆的人性
俗话说“走马观花”,虽然匆匆而过起码可以观看花花绿绿的世界,

然而几次因公去泰国都是“马不停蹄”、“一瞬而过”连观花的

余裕都没有。唯一记得的就是机场(几年不去已经新修改建了)、

会场(参加公司会议)、酒场(客户或者上司下属的应酬),完了又

回到机场。

曼谷随思录(2)尖尖的建筑、圆圆的人性

这次一半因公一半因私,陪同意味退休客户游览在任之际没有旅游

过的景点。这位半老不老的先生是公司客户,但我们又志同道合,谈话

投机,该先生不知怎的谈起过去在泰国工作了半年却从未出去旅游过,

一味工作的结果,一旦退休对自己曾经工作过的泰国却了解很少。

对于泰国的无知程度居然和我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关系。

于是我便“被决定”为“假公济私”地到泰国走一遭。

我们首选的地方就是素可泰----这个一般人很少去的地方,这个知名度

不高的世界文化遗产。

曼谷随思录(2)尖尖的建筑、圆圆的人性

可惜我对这个地方没有人和预习的条件和事前准备的机会。

只能凭视觉感官得到自己的初步印象,也算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眼见为实罢。

尖尖的建筑、圆圆的人性


曼谷随思录(2)尖尖的建筑、圆圆的人性

屈指算来这是第四次踏上泰国的领土。对于它那明丽的阳光,婆娑的椰林,

洁白的沙滩,蔚蓝的天空并不陌生记得第一次去泰国只逗留了几个小时。

那是20多年前为了去尼泊尔的山地旅游,在这里经听中转,飞机需要加油。

于是我们出关有十多个小时的时间领略一下曼谷花都的街道。

对于泰国的风土人情就知之甚少了。

曼谷随思录(2)尖尖的建筑、圆圆的人性

第二次去泰国是香港回归中国大陆那一年,1997年,一晚两天的行程,

到达那天下午,例行公事:机场、会场、酒场,终于有整整一天转悠曼谷了。

依稀记得是大皇宫,玉佛寺,湄南河水上人间。

这次泰国重游加深了对于泰国的印象:仿佛所有的建筑都是尖尖的房屋,尖尖的屋顶,

尖尖的风格建筑群,尖尖的宝塔,尖尖的形状,一切都可以和尖尖的东西挂上号。

大皇宫,代表的建筑就是金碧辉煌的三座塔,一个舍利塔,一个藏经阁,

一个名字较长记不住的塔。这三个塔,都不对外开放,只能照相,都是很有

泰国的特色;在曼谷,不经意之间,看到金碧辉煌的建筑,十有八九寺庙,

就连皇家也不例外,所有的建筑格调都离不开尖顶

与此相应成趣的是凡是我所接触过的泰国人都是圆圆的脸,圆圆的肩头,圆圆的背。

兴许是见多了形成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吧,连那些小和尚的脸蛋都是园浑浑的

胖嘟嘟的。

据说泰国男人,一生都要当一次和尚,修行。泰国人很信佛,小乘佛教,

可以吃荤,可以结婚,他们有点钱大都施舍到庙里了,因为他们很怕因果报应。

泰国人的风格可能就是一个集聚圆圆的内在于一个尖尖的外形瓠子里的瓤一样。

从飞机上的空乘空姐到饭店咖啡听的服务员,当他们双手合十微笑有加的

“萨瓦迪卡”或“卡坤卡”的招呼语言都有一种珠玑园润的情调。

哪怕遇到司机伸手要小费的时候他们也不会象中国人、韩国人那样脸色骤变,

伸手要钱的举动。他们会声调平和地对你微笑说“您行行好多给一点行不行?”。

没有敌意,没有恐吓的要挟语调。然后你在给他们多一些“Baht”

的时候他们会很谦恭地埋头合十说声“卡坤磕仆”才收受。

在泰国很少看到一句话不对头就红脸或一件事情遂心意就翻脸一有利益

所沾就变脸的场合。

曼谷随思录(2)尖尖的建筑、圆圆的人性 

泰国从南到北都是佛教盛行的国家,北面的清麦几百年前属于缅甸的统治。

后来在素可泰建立了第一个泰人的首都奠定了泰人的文化基础。在中国

的历史上被

称为暹罗国。素可泰后来被大城国攻陷几天的“阿育塔亚”,后来“大城国”

又被

今天的曼谷地方国家所攻陷。泰国的兴盛从北到南上演了一幕幕泰国人

文化历史的

悲喜剧。

也许凡是全民信佛教的国家,都比较太平,因为所有佛教都教人善行,

因此泰国人心地非常平和

对于尖尖的外形下隐藏着圆圆的性格是为了自我保护还是象尖尖的性格

而寓于圆混的平正中庸的外表下,孰是孰非让人们自己去体会。

曼谷随思录(2)尖尖的建筑、圆圆的人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