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奇的数字(四十)

(2009-10-22 22:11:22)
标签:

神奇的数字

时尚

文化

娱乐

杂谈

中日区别

美人美景

前三名

中国古代的名字和日本人的姓名有相似而不同,
相近又差别甚远 的地方。当今的中国人名字千变万化 ,

无奇不有。而日本人的名字却千篇一律 , 万变不离其宗。

不久前中国人喜欢叫什么∶“汪红军” , “赵小军” , “李卫东” ,

“刘强” ,“高大全”...... 现在已经变的俗不可耐了 , 代之而

取的是∶“王丹丹” , “顾盼盼” , “李云云” , “胡诌诌”......

之类的名字了。

无独有偶,日本人的姓名也形成了一个新的潮流∶
将中国的一个汉字来取名字 如“铃木 煌 (akira) ” , “横田 敦 (atsushi) ” ,
“三松 修 (Osamu) ” ,“法村 香”...... .等 等。

过去日本人喜欢用数字来取名字 , 这毫无疑问是来自中国古代的习惯。
在日本江户时期的人名最多使用数字,如果作为名字的数字不稀奇
那使用数字为姓氏者就奇特了。
在中国 “ 三九胃泰 ” 很受人欢迎、除了其治疗胃病的功效外,
数字容易记忆。

日本人以数字为姓氏,除了容易记忆外也在于容易书写吧。

上次的博文写了一些日本人数字姓名有很多搞笑的地方,

如果姓 “百百”,名“五十六”,这个人不就叫  “百百五十六” 了吗?

可惜这种姓名都为数字的人太少.后来看了一些中国古籍资料,才觉得

这以数字命名的习惯并不是日本人的专利法,要说嘲笑日本人的数字名字,很可能

免不了“乌鸦笑猪黑”地被反唇相讥。
因为中国的古人也常见用数字给人取名 , 最早在春秋时期。
据说吴王有个女儿就取名“二十”。
古籍种大量见到以数字命名的是在唐代。“以行第系于名者” ,
就是以排行长幼和系列来取名的很多。
李白又称李十二 ,杜甫又称杜二 ,
白居易兄弟四人 , 而其行第却称白二十二。
并不是以同父所生的兄弟为序 , 而是以同曾祖兄弟的排行为序。
排行的第一人称“大”。王昌龄称王大昌龄。依此类推 , 最多的
如杨赞图称为杨五十一。
唐以下到宋代仍见盛行。苏辙称为苏二 , 秦少游称为秦七 , 欧阳修
称为欧九等。 唐宋时期女子都没有名字 , 而以排行作“ OO 娘”。
杜甫有《观公孙 大娘弟子舞剑诗》 , 韩愈有《祭周氏二十娘子文》 ,
古代小说可见到“黄四娘” , “荆十三娘”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等的故事。
当然一些知识女性可能例外 , 如蜀妓诗人“薛涛” , 唐中宗昭容上官婉
儿等。 一般平民以同父所生的兄弟为自己的正名 : 《水浒传》里宋代
梁山泊 好汉中的阮小二 , 阮小五 , 阮小七。

在元代还有以父母年龄的数字为名字的 , 元朝制度规定普通人不能取名。
“夫年二十四 , 妇年二十二 , 合为四十六 , 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 ,
妇年二十二 , 合为四十五 , 生子或为‘五九’ , 五九四十五也。”
明太祖朱元璋的家族中可以看到过去以数字为名字的历史。 朱元璋祖宗五代
名字都含有数字。
其五世祖名叫“仲八” , 生三子长名六二 , 次子名十二 , 三名百六。
百六为朱元璋的高祖。朱六百养两子∶ 长子名四五 , 次子名四九。
朱四九为朱元璋的曾租。 朱四九养四子。
长子为 : 初一 , 次子为初二 , 三子为初五 , 四子为初十。
朱初一为朱元璋的祖父。 朱初一养二子。 长子称为五一 , 小的称为五四。
朱五四为朱元璋之父。 五一、五四各生四子。
五一之子名字依序是∶重一、重二、重三、重五
五四之子名字依序是∶重四、重六、重七、重八。
朱元璋的名字“重八”是后来打下大明江山后才改的,其父亲朱五四
改名为朱世珍 , 其母易名为陈二娘。
在清朝也保留了这种以数字取名的习俗。晚清的武训在家排行第七 ,
人称武七 , 发迹后才另取官名为“武训”。
新中国成立后用名字取名的就很少了。文革后用数字取名的现象几乎
绝迹了 , 人们都会按照毛泽东思想来武装自己的灵魂 , 可以找一个革
命性强的字来取名了。
而日本用数字取名的现象却仍然十分普遍。不过有的虽然含有数字
的读音 , 却使用不同的文字来表达了。
如 :Nana 在日本是“七” , 可表示为“乃奈” , “南奈” , “奈奈” ,
“菜菜” 等。 当今日本以数字作为名字一部分的潮流 ( 前十位 )
1 七海 Nanami
2 准一 junichi
3 那奈 Nana
4 千尋 chihiro
5 菜菜 ( 七 ) Nana
6 一樹 Kazuki
7 小百合 Sayuri
8 千鶴 Chizuru
......

(参考一些本人以前的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