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痛悼唁5.12大地震遇难同胞!

(2009-05-12 23:16:01)
标签:

大地震

吊唁

社会

情感

文化

诚挚的悼唁!

 

这不仅是一场汶川人的灾难,

这不仅是对四川人的一次考验!

这是全中国人心灵上的悲痛,

因为他们失去了数万同胞于一瞬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

这个难忘的钟点!

不,这是全球的一场灾难,

因为不论走到哪里都有华人的足迹,

都有死难者血液相同的人在为他们

在今天为他们默哀和悼念!

在这次灾难面前,

中国人充分显示了民族的凝聚力,

显扬了古老民族化悲痛为力量的达观,

灾难使他们心心相连。

我们这些在外游子悲泪已经擦干,

打起精神为同胞们祝福着,

并且献上我们的心愿,

无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公园,

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路边,

无论是风雨还是在晴天,

无论是机场还是大小车站前
我们都会献上真诚的心意,

我们都会奉上真挚的肝胆!
这难忘的一周年!

这艰辛的一周年!
在努力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的同时,
在这一周年之际对死去的同胞们,

道上一声珍重!

带上我们诚挚的吊唁!

 

2009年5月12日14时

日前,多家主流媒体联合发出倡议:今年5月12日14时28分,全民静默一分钟,

以此表达对地震受难者的哀思,对所有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人们的敬意。

诚然,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问题上,静默或许不是唯一的纪念方式,但它

的确是一种很好的祭奠形式。这种形式简单、庄重,不仅能表达对生命的尊重,

也是一种感恩与励志。而且因为其操作的简便性,还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参与。

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各种各样的纪念、慰问活动相继面世。

据媒体报道,早在数月前,某些重灾区就陆续迎来全国各地的客人,这其中包括

带着各种策划方案的媒体记者,背着各色活动方案的公关公司、演艺公司,甚至

还有礼品公司、纪念品制造商、烟火公司等。不少活动不仅确定了宏大主题,

还特意追求大场面、大制作,邀请海内外演艺界明星前来助阵。我们丝毫不怀疑

这些纪念活动的良好用心。但是,“5.12”毕竟是一组难以碰触的数字,这一天,

四川灾区曾遭受毁灭性打击:数万条鲜活的生命灰飞烟灭,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每一组数据,每一个细节都曾深深刺痛我们的灵魂。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现在距离灾难正好一年时间,按照心理学家的理论,这个时期正处于丧亲者的悲伤

“重组阶段”,也就是从对死者的真实回忆中走将出来,开始新生活的时期,

情感同时体验到伤心与慰藉。这时候如果触景生情,仍然能引发巨大的痛楚。

“5.12”周年祭奠无疑是一个情感触发点。在中国这样一个伦理情感特别浓厚

的文化氛围里,周年祭可能触动的伤痛会显得格外深重。我们组织各种纪念活

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无非是让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所以周年祭活动,首先要

突出人文关怀。尽量以受灾群众为中心,用润物无声的抚慰,在哀念逝者的同时,

帮助丧恸者尽快走出哀伤阴影,回归正常生活。

其次是真诚。“情伤一时,心存百代”。祭奠活动不需要太热闹,也无需赋予太

多的含义,只要能突出祭奠的真诚与意义。现在北川等重灾区的废墟下还躺着的

长眠的灵魂,我们切莫在5.12的夜晚,让喧嚣的歌舞和绚丽的烟火惊扰了他们的

安寝。再次是简便。周年祭不需要咄咄逼人的大场面、大气魄。因为那不仅让灾

区群众有被排斥感,也会花费大量的钱财。据报载,目前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

资金不足,且地震已导致300万人失业。我们完全可以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在灾区

重建和当地群众的生活保障上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