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日同文同种与貌合神离(107)

(2009-03-12 19:58:25)
标签:

中日对比

文化

体育

情感

社会

古诗词

娱乐

杂谈

中日同文同种与貌合神离(107)

日本人将外来语用“片假名”读音“兼收并蓄” 地吸
入自己的语言,然后再根据其实际需要转化为“碳水化合物”
 一样的“和制~语”。如:“和制英语”,“和制汉字”等等。
随着科学的日新月异(日语:“日新月步”)的进步和国际化
浪潮的高涨,日本人的这种倾向越有增无减。
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日本人使用汉字吸收外来文化,
他们将外来的事物都尽量使用汉字来命名。
如:
英国发源的“Soccer”,过去日本人称为“蹴球”,
在中国汉语里 称为“足球”的东西。
今天日本人早已扔弃汉字直接使用“片假名” 发音为
“撒咔(saka)”了。

同样的单词
“Bascket ball”(“篮球”)在日本过去称为“笼球(Longkyu)”;
 “Tenis”(“网球”)在日本过去称为“庭球”,
“乒乓球”在今天日本也仍然称为“桌球”。

“高尔夫球”在过去日本称为“杯球”,“孔球”。
“棒球”在日本是“野球”或“垒球”。
在近代进入日本的文化就没有对应的单词了。

于是只能靠音读来表示,然而使用汉语则很难做到这点,

即便可以表示音节太多也很别扭。如:
“Ski”(滑雪):“思渴伊”
“Skate” (滑冰):“思可脱”
“Figure skate” (“花样滑冰”):“飞鸠鸦思可脱”
“Handball(“手球”):“憨得宝”
…… ……
在棒球技术中
“Strike”:好球 →→ 按日语式发音就是“撕脱奶裤”,
“Ball”:坏球 →→ 按日语式发音就是“波露”,
“Safe”:安全 →→ 按日语式发音就是“撕衣服”,
“Out”:出局 →→ 按日语式发音就是“呕吐”了。
 
用汉字表达要费许多周折的外来语,让日本人在消化之前就直接音
读借用,他们启用传家的法宝:“片假名”。
如果中国按照日本“片假名”的表达方式来表示西方文
化单词,则是异常滑稽的。就从音乐方面来说吧,

如果使用汉语来表示西洋音乐乐器,人们有可能碰到这样的单词:

“怀俄林”:小提琴,以前日本称为“提琴”。
“捷罗”:大提琴
“康托拉拔思”:低音提琴
“喇叭”:号
“托琅裴特”:小号
“托隆波瓮”:长号
“康涅特”:短号
“霍仑”:圆号
“库拉里涅特”:黑管,单簧管
“奥波厄”:双簧管
“拔笙”:大管
“弗路特”:长笛
“匹克洛”:短笛
“索普拉诺”:女高音
“麦左索普拉诺”:女中音
“奥托”:女低音
“特诺鲁”:男高音
“巴里彤”:男中音
“巴思”:男低音
“辛佛尼”:交响曲
“箜彻而特”:协奏曲
“索那塔”:奏鸣曲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