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3-09-28 12:18:55)
标签:
杂谈健康 |
一、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临渭区核桃主要分布在南塬黄土台塬区的十个乡镇,这里土层深厚,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平均海拔600余米,年降雨量580mm左右,适宜发展优质早实核桃的坡耕地过32万亩,是无公害优质核桃的适生和优生区。从2003年的零星引导载植,到群众自发积极栽植,至今发展已有十一年。至2013年底,临渭区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初步建成了以关中环线、零河、赤水河、尤河两岸坡台地以及秦岭北麓、南塬北坡为主的“五纵两横”核桃产业带。核桃品种分别为西扶、西林、辽核、中林和香玲、鲁光这几个品种,特点主要是果仁饱满,含油量高,品质极佳,市场价格高,加之自然和地理条件优越,市场前景很好。
二、发展存在问题
1.品种杂乱,配置不够合理。我区目前栽培的核桃品种多而杂乱,优劣混杂、良莠不齐、一般核桃园均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品种,更有甚者就说不清多少品种或什么品种,难以授粉、疏果、修剪、采摘等管理措施。
2、农民田管理意识缺乏、栽植密度较大、树形紊乱、管理粗放、树势衰弱、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效益低。由于新发展核桃园大部分是在工程造林中栽植的,株行距多为2~3m×3~4m,种植密度较大,再加上果农不懂技术,按照核桃生长习性,核桃园里不能套种高杆作物,但是大多数群众只顾眼前利益,种植行间不留禁耕带,间作高杆作物。在科技支撑上,农民科技意识淡薄,技术推广应用率低,经营管理粗放,无序间作,导致定干过高、枝条开张角度小、树形紊乱、通风透光差、树冠郁闭、光秃带严重,适龄不结果,由于未及时改接和加强管理,目前树冠已搭接郁闭,但仍未进入结果期。在品种选择上,较为杂乱,缺乏主栽品种
通过近年来核桃产业的发展,普遍存在缺乏加强核桃栽培管理实用技术,核桃栽培对于农民来说是一门新生事物,如何进行管理还是一张“白纸”,就连病虫打什么药群众也不太懂,尤其是面对核桃的早实品种,如果结果后缺乏肥水管理,有的形成了小老树,有的病虫害严重。在生产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定干,不修剪的核桃园,造成经济效益下降,制约了农民发展核桃的积极性。因此对早实核桃应注意重剪更新复壮;晚实核桃应采取拉枝、刻芽及环刻等抑制生长促发短枝的措施进行修剪,同时要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是春季金龟子、秋季大青叶蝉的危害。
5、过早采收,经营分散。我区农户大都提前10天左右采收,严重的地方早采20天左右。仅因提早采收我市核桃产量每年损失6%左右,且早采收的核桃种仁瘦瘪,颜色深,涩味重,种仁品质下降。因此我们要严格控制采收时间,我区采收期一般在9月3日以后,以果实总苞呈黄色,部分出现裂缝,内部种仁硬化呈白色为标志。核桃经营多为农户各自为战、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抗风险能力、销售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都比较低。
6、果品采后环节技术不力,核桃加工仍处于较低水平。全区产业化、商品化、标准化等整体发展水平还很低,目前还没有几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强项。
三、加快我区核桃产业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1、选择优质核桃树苗。 优质核桃苗是建好核桃园的基础,应选择知名度高品质优良的辽核一号、香铃等品种搭配栽植、每一区域栽植二至三个品种。辽核一号三年就可以挂果,以减少农民的急躁情绪,使农民看到栽培核桃的希望,但辽核一号树龄短,不宜大力发展,应大力发展清香核桃系列,高产优质,寿命高达七十年以上。与此同时,要栽地径在1.5厘米以上,株高1.2米以上的大苗,可以提前1-2年挂果,降低风险,增添农民种植核桃的信心。可以减少核桃产业风险,使农民尽快到得收益,
2、 加大技术培训推广力度。就是要大力开展科学技术培训及推广,在品种搭配、定植密度、园区管理、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上狠下功夫,努力提高单产收益。
3、必须增强加快我区核桃产业提质增效进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我区核桃产业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我们现有的规模及产量相对较小,若今后继续维持这个发展规模,必须进一步提高核桃的品质,才能形成明显竞争优势,否则,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区未来核桃产业的发展将面临巨大市场风险。为此,我们必须增强加快核桃产业快速发展的危机感,充分认识推动我区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的紧迫性,下大力气在提高果品品质和附加值上下功夫,确保核桃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区的支柱产业。
4、必须下大力气提高我区核桃品质与基地建设水平。积极推进主要树种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建设绿色、有机核桃示范基地、高效丰产栽培科技示范基地,提升核桃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一是要学习提高核桃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推广适时采摘、去青皮、分级、包装等提质实用技术。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强核桃采后精深加工技术开发,用现代工艺开发现代型核桃加工系列产品,使传统核桃产品上档次,特别是要加强对传统核桃产品改造升级和功能性食品开发,达到产业深层增值,实现核桃产品多样化、功能化、现代化,实现增值增收;二是学习核桃烘干设备及技术,在积极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简单方便的核桃烘烤设备及技术,提高我区核桃的口感和品质,为核桃深加工提供优质原料。要学习借鉴外地核桃栽培管理先进经验,依托各地核桃技术服务队,普及核桃育苗及嫁接技术,大力培训当地果农,建立健全科技服务网络,为核桃业提质增效提供良好科技支撑服务。
5、大力推行核桃优种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 一是狠抓培训,把发展核桃的前景讲明、把种植核桃的效益帐算清、把核桃种植的技术教会,提高群众自觉管理核桃的积极性,培养一批技术“明白人”、“示范户”。二是引进一批优种接穗、种苗,对现有核桃实生树、劣种园进行嫁接改造,实现优种化生产。三是加强基地灌溉、电力、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促进基地化、园区化建设。四是抓好优质丰产示范园建设,通过实施园区化开发、园艺化栽培、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绿色化产品,提高整个基地经济水平。把核桃示范园列入区级果树标准化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以现代品种、现代技术、现代经营理念全力打造现代核桃标准化示范园区
6、必须重视并加强核桃基础研究,提高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研究、推广、开发核桃新品种、田间技术管理、精深加工,开发、核桃的保健与药用功能,发展高端产品,全面提高、核桃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当前,要重点研究核桃品质更加优良的新品种,研究核发桃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提高核桃的品质和产量。
7、必须立足我区核桃优势,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加快、核桃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生产、加工、分级、包装、销售全过程质量监控。打破区域界限,积极推进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分类、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检验检测,形成生产、销售、贮藏、运输、加工、包装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8、必须大力发展核桃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议核桃产业协会,通过协会整合品牌资源,尽快制定我区特色林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逐步规范果品采摘、包装、分级、加工等方面的行业标准,同时,在资金、政策上给予补助与优惠,为提高核桃产品市场综合竞争力提供保证。鼓励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果农建立核桃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中介服务作用,以合同定单形式,与企业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