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象棋中,“马”是三大主力之一。下棋时间长了,越来越喜欢这匹“马”了。
和“车”相比,马行动迟缓,和“炮”相比,马攻击距离过近。但马自有它的优势。
马,行踪隐蔽。正因走“日”字,不像车、炮直来直往,可以忽左忽右,忽前忽后,线路飘乎,攻击方向对方不易察觉,往往可以收到奇效。面对严密的防守,车、炮要攻击敌方将帅,必须撕开“象”、“士”防线,而唯有“马”,一旦跃出,左躲右闪,如入无人之境,直接奔槽而去,对方稍有不慎,就可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际”。同样是攻击,马更加隐蔽,更加含蓄。
马,善于控制。一匹马可以控制8个点位,双马联环,犹如一辆巨型战车,“射程”范围内,方圆“数十里”让敌方无立足之地。“挂角马”,伫立于将帅对角线上,围而不打,引而不发,却能令将帅不能移动半步。“倒挂金勾”、“侧面虎”、“大角马”杀局中,致命的一枪虽然来自车、炮,但贡献最大的是马,正是一匹骏马完成了车、炮几个子力才能完成的“控制”任务,最终才能“一剑封喉”。
马,有它的缺点,再小的一个子,即便是自己人,只要“贴”住它,就可“别”住它的脚。所以一些稳健或者年长的棋手,喜欢“仙人指路”布局,先把马前的兵卒抬起,即可制约对方之马,又为自己的马扫清障碍,进可攻、退可守,以静制动,弹性十足。
我喜欢马,它没有高贵的外衣,也不引人注意,但只要给它扫清眼前的障碍,神驹跃出,天马行空,威力无比;
我喜欢马,它步伐飘逸,含蓄内敛,千钧之力、犀利之剑化为无声;
我喜欢马,最后的一击、最终的荣誉不属于它,但它是当之无愧的英雄,默默无闻的“功臣”。
好一匹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