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荥阳·荥泽·邙山·惠济

(2019-07-10 16:02:49)
分类: 惠风斋诗文

荥阳·荥泽·邙山·惠济

李刚太

 

惠济区建区以来,很多人对惠济区的得名由来、历史沿革不甚了了,甚至产生某些误区。为了更好的建设惠济,繁荣惠济,发展惠济,我觉得有必要对惠济的历史沿革予以梳理,使惠济厚重的历史文化得以彰显。

一、惠济区是古荥阳郡和荥阳县的核心地区

中国实行郡县制始于秦代,荥阳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建制县之一。战国未年,秦庄襄王设置荥阳县,属三川郡,县治在今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因位于荥水之北,故名荥阳。秦汉魏晋时期的荥阳郡郡治、荥阳县县治都在今惠济区古荥镇,古荥阳城作为中国历史重镇的时间长达700多年。当时县的规模很大,今郑州市、荥阳市大部地区都属荥阳县。荥阳县位居黄土高原与华中平原的交汇处,也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视为“两京襟带,三秦咽喉”,被称作“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05至前203年,楚汉荥阳之战在胶着状态中进行,汉纪信、枞公、周苛在荥阳之战中壮烈牺牲,后以鸿沟中分天下为转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的基业。

二、惠济区所在区域约略相当于历史上的荥泽县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荥阳县城移治大索(今荥阳市城区),老县城被废弃后改称古荥。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设广武县,治所在今惠济区古荥镇北,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改广武县为荥泽县,属豫州荥阳郡。据《括地志》:“荥阳故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这就是说,荥泽县城在古荥东北十七华里的古敖地。因黄河南侵,荥泽县治多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是在清康煕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南迁六华里至古荥阳城旧址,即今惠济区古荥镇。

荥泽县的得名与黄河相关,据《尚书•禹贡》、《史记•夏本纪》、《后汉书•郡国一》《荥泽县志》等历史文献,可知在远古时代,黄河流经荥阳受大伾山所阻,折向北流,发源于王屋山的济水又南流汇入黄河,由于水势浩大,黄河淤塞漫溢,在南岸形成大片沼泽,称为“荥泽”,后来黄河又冲破大伾东流,沼泽被分隔于南北两岸,北岸称“荧泽”,南岸仍称“荥泽”。西汉平帝之后,沼泽逐渐干涸变为平原,故隋代在此设县便以荥泽命名。据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刊本的《荥泽县志》记载,县域东至郑州花园,西至河阴县鸿沟,南临郑州,北邻获嘉县;又称“北倚广武,南环京须”,有“纪庙丰碑、黄河古渡、岳山耸翠、隋堤烟柳、鸿沟暮云、广武晴岚、惠济长桥、古城牧唱”八景。可见今惠济区约略相当于历史上的荥泽县,但由于黄河屡屡南侵,荥泽县的村落有些塌入黄河,有些归入黄河北的县份,公元1931年荥泽县被撤销,荥泽县和河阴县并为广武县,荥泽县原有村落归属又有微调,所以今惠济区又不完全等同于历史上的荥泽县。

三、郑县解放后荥泽县原地域划入了郑州市郊区

郑州于1913年改置为郑县,19481022日郑县解放,11月在郑县城区设立郑州市,直属河南省领导。原郑县属郑州专区,郑州专员公署驻荥阳。19532月,郑县撤销,原郑县及广武县原属荥泽县的区域划归郑州市郊区。19872月,郑州市郊区撤销,所辖13个乡分别划归二七区、金水区、中原区、管城回族区和邙山区。

四、惠济区前身邙山区得名与邙山无关

邙山坐落在河南省洛阳北部,郑州北部山区称广武山,最东端山峰称岳山,与洛阳邙山同属黄土高原余脉。20世纪70年代初期,为了解决郑州市市区吃水问题,在岳山头建提灌站,命名为邙山提灌站,从此讹称岳山(包含五龙峰、骆驼岭等山峰)为邙山,1987年撤销郑州郊区,又将郑州北郊的古荥、花园口、老鸦陈、毛庄4个乡建为邙山区。由于上述原因,30余年来的不少出版物均称黄河铁桥南端的岳山为邙山。其实,这里所说的邙山并无史料依据,只是以讹传讹而已。

五、惠济区得名于通济渠上的惠济桥

2004年郑州市撤销邙山区,改建为惠济区,其命名依据来源于荥泽县八景之一“惠济长桥”。惠济桥始建于隋大业间开浚的通济渠上,通济渠的前身是楚汉中分天下的鸿沟。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发河南丁夫百万,以鸿沟为开端疏浚旧渠,从中牟圃田泽开凿新渠,引黄河水经大梁、杞县、太康、淮阳南入颍,东南入淮,连通济、濮、濉、颍、汝、泗诸水,形成中原大地上水路交通运输网和大面积的灌溉区,总名之曰通济渠,亦称汴河,沿堤种植杨柳,世称隋堤,“隋堤烟柳”亦为荥泽县八景之一。通济渠的开通是一项泽被后世的水利工程,可惜由于炀帝不久亡国,论者常借开凿运河指为亡国祸根,使通济渠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然而,“惠济”一词却来源于春秋时期的郑国执政子产,子产曾用自己乘坐的马车济人渡河,孔子听到这件事,赞扬子产为“惠人也”,后人以此为据,称子产爱民事迹为“惠济”德政。所以,以“惠济”名区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