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精讲第01-37讲讲义
(2011-05-26 21:00:48)
标签:
文化 |
分类: 学习空间 |
考试辅导精讲班
第一部分 组织行为学
地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管理方面的基础部分。
构成:组织激励;领导行为;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
比重:真题历年平均为23.72%
第一章
▲ 本章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了解考生是否掌握需求与激励的概念,主要的激励理论,激励的基本形式及常用的激励方式,并能够在实际管理中运用激励措施。
节名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第二节
激励的理论
第三节
合计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节名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知识点】
一、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的概念 X1
需要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包括)(2005年考题)
(二)动机的概念 X2
动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动机有三个要素:X3
a.决定人行为的方向,即选择做出什么行为;
b.努力的水平,即行为的努力程度;
c.坚持的水平,即遇到阻碍时付出多大努力坚持自己的行为。
◇ 动机又分内源性动机(又称内在动机)和外源性动机(又称外在动机)。(2006年考题):X4
内源性动机是指人做某种行为本身,是因为行为本身可以带来成就感,或者个体认为这种行为是有价值的。
外源性动机指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避免惩罚而完成某种行为,完成某种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
◇●动机与绩效:Y1
内源性动机的员工看重工作本身,诸如寻求挑战性工作,获得为工作和组织多做贡献的机会以及充分实现个人潜力的机会;
而外源性动机的员工更看重工作所带来的报偿,诸如工资、奖金、表扬、社会地位等。
二、 激励及其类型
概念X5: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关系Y2: (与组织的关系) 激励员工动机就是要设法使员工看到自己的需要与组织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处于一种驱动状态。
作用X6:激励对于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使员工出色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工作绩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类型X7:从激励内容的角度-物质激励、精神激励;
【重点】
● 动机有三个要素:X3
a.决定人行为的方向,即选择做出什么行为;
b.努力的水平,即行为的努力程度;
c.坚持的水平,即遇到阻碍时付出多大努力坚持自己的行为。
题型:多选题
● 动机与绩效:Y1
内源性动机的员工看重工作本身,诸如寻求挑战性工作,获得为工作和组织多做贡献的机会以及充分实现个人潜力的机会;
而外源性动机的员工更看重工作所带来的报偿,诸如工资、奖金、表扬、社会地位等。
题型:举例单选
● 激励类型X7:从激励内容的角度-物质激励、精神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