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屠呦呦获诺奖与黄晓明婚礼”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

(2015-12-21 16:04:12)
标签:

作文

分类: 高中作文指导
  • “屠呦呦获诺奖与黄晓明婚礼”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

    一、真题回放: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其研究成果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黄晓明结婚。他主演过数十部影视剧,发行了两张个人专辑,获得过“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报纸、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晓明的婚礼,对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得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因参加黄晓明婚礼的大牌明星太多,导致浦东和虹桥两机场几乎瘫痪,婚礼现场比诺贝尔奖颁奖典礼要隆重得多。

    于是有人开始拿科学家和娱乐明星做比较了,他们各持己见,对两人褒贬不一。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参考审题与立意:

    1、文体。

        由于题目中有“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阐述你的看法。”的要求,所以这道作文题目只能写议论文。又因为这是一道时事类新材料作文题,所以宜写成时评式议论文。

    2、角度。

    这则材料涉及三个对象:大众、黄晓明、屠呦呦。立意时,可从三个对象分别立意,或者综合立意。

    这则材料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故而对大众和黄晓明,正反、褒贬立意皆可。

    (1)大众角度:①批评大众只关注、追逐娱乐明星而忽视冷落科学家;②认可大众的行为,认为他们这样做是合理的;③辩证看待大众行为,一方面可以关注娱乐明星,另一方面也应关注科学家④倾向性辩证看待大众行为,一方面指出大众关注娱乐明星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更强调对科学家的关注。

    (2)黄晓明角度:①批评黄晓明的高调铺张;②认可黄晓明的高调婚礼,认可他在演艺事业上的成就,值得人们关注;③辩证看待黄晓明婚礼,一方面认可他的成就与举办盛大婚礼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指出如何其能低调与朴素些会更好

    (3)屠呦呦角度①赞美屠呦呦,赞扬她的突出成就与诺奖颁奖的低调风格;②辩证看待屠呦呦的成就和低调,一方面赞扬她的突出成就与低调,另一方面指出,如果屠呦呦能够在取得突出成就的基础上,行事高调一些,吸引大众关注科学,也是对科学事业的贡献。

    (4)黄晓明、屠呦呦二者综合角度:①批评黄晓明的高调铺张,赞美屠呦呦的低调与奉献;②对黄晓明和屠呦呦的贡献都认可;③对黄晓明和屠呦呦的贡献都认可,但批评黄晓明的高调铺张;④对黄晓明和屠呦呦的贡献都认可,但建议屠呦呦向黄晓明学习,高调铺张一些,以利于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推广。

    (5)大众、黄晓明、屠呦呦三者综合角度。①认可三者,肯定三者;②认可黄晓明、屠呦呦的贡献,批评大众的追逐娱乐明星而忽略科学家;③认可黄晓明、屠呦呦的贡献,赞扬屠呦呦的低调,批评黄晓明的高调,批评大众的追逐娱乐明星而忽略科学家。

     

    三、参考范文:

    寂寞沙洲冷

    黑格尔有名言:“存在即合理。”意为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必有合乎其存在的道理。遵圣哲诲,于黄晓明婚礼的热闹与屠呦呦获诺奖的冷清,我们宜作平静观之:因为,那是很合理的存在。

    宋玉曾言:“其曲弥高,其和必寡。”阳春白雪、黄钟大吕者,固然知音寥寥。下里巴人、桑间濮上者,固然爱者甚蕃。周敦颐于《爱莲说》中慨叹:“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菊莲高雅,所以知音寥落;牡丹艳俗,所以爱者蕃众。此理自古已然,并非当今发生。

    世多凡夫俗子,每日饱暖而乐,声色而怡,安享其“小确幸”,悠度其好年光。这样的凡众,文化不甚高,趣味不甚雅,志向不甚伟。其茶余饭后之谈资,耳闻目睹之情事,不外乎琐碎之家长里短、花边之八卦新闻。又多趋利而少见义,眼中所羡,心中所慕,唯名利富贵。然既资质庸庸,又多不能作艰苦之打拼,故碌碌其生,终为临渊羡鱼之徒。如斯俗众,于流行歌视影、娱乐大明星,慕之趋之,津津乐道,如数家珍;于高雅之艺术品、高深之科学家,则敬之远之,茫然其事,陌然其人。古有伯牙摔琴断弦,恨叹《高山流水》知音绝;亦有柳永勾留歌楼瓦肆,致“凡有水井处,即能歌刘词”。今有黄晓明婚礼轰动举国,空巷上海;亦有屠呦呦获诺奖殊荣,却冷清乏人问津。趋俗远雅,古今之凡众皆然,我们平静视之可也。

    又何况那娱乐明星,以娱乐大众为本分,以博取眼球为手段,以收获名利为要务。他们的行事,若不张扬喧闹,绚丽奢华,又何能吸引世人之眼球,又何能提高其知名度,又何能由此而赚个钵满盘满?故而,我们不妨将黄晓明之奢华婚礼视作成功之营销。他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娱乐了我们的身心,提升了媒体的销量,也收获了他本人的名利。此于整个社会,实乃皆大欢喜之情事。而黄晓明于此事件中,不过是履行了他作为娱乐明星的本分而已。娱乐明星多是“流星”,它的绚丽绽放往往只在一瞬。既然如此,该它绽放的时候,就尽情地绽放吧。既然如此,当它绽放地时候,我们就尽情地观赏吧。一瞬过后,是万古的沉寂。但我,已盛开过。而我,亦已赏过。

    娱乐明星的绚烂,于我们仅是一瞬的烟火。而科学家的绚烂,于我们却是永恒的光热。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史,环视我们周遭一事一物,无不闪耀科学家们智慧与汗水的光和热。可是,这些光热常常是低调的、内敛的、朴素的,甚至是不可见的。那些严谨的、富于理想情怀和牺牲精神的科学家们,恪守着他们质朴的科学家秉性,默默地辛劳,默默地贡献。像娱乐明星那样风光张扬,不是科学家的本性,也不是一切学者的本性。屠呦呦获得诺奖,但她的颁奖典礼远比不上黄晓明婚礼隆重热闹,这是科学家之品格使然。若真令屠呦呦成为一位像于丹、易中天那样的“学术明星”,我想她一定会很痛苦。因为,那有违她科学家的秉性。

    她是属于寂寞的。寂寞于科学家的本性,也寂寞于这个俗众与娱乐明星盛行的世道。但寂寞就是她的宿命——寂寞沙洲冷,她是苏轼笔下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高洁,寂寞,但绝不随波逐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