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语残缺句与无主句、省主语句辨析
(2015-10-19 09:17:44)
标签:
教育 |
分类: 高中语文知识 |
主语残缺句与无主句、省主语句辨析
转自 乐而忘忧的博客
主语残缺、无主句、省略句这三种句子,从形式上看都没有主语,但是无主句、省略句都是汉语中正常的句型,而主语残缺句却是病句,也是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主语残缺这类病句近几年高考很多省市都在考,渐趋流行。但这类病句判断起来有难度,得分率不高。 为什么在形式上都没主语,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却是错误的呢?这三种句子区别在哪里呢? 一、无主句 人们习惯上称作“无主句”的句子,实际上是指非主谓句中由动词短语或兼语短语加上语调构成的句子。例: 出太阳了。 让农业翻两番。 这种句子的作用在于描述动作、变化等情況,而不在于叙述“谁”或“什么”进行这一动作或发生这个变化。 例:最好在症状出现时观察病人。 必须仔细观察病人是否有迟发性呼吸抑制的体征。 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施事者,人们关心的是受事者病人的情况。 相对于主谓句这种句子表面上看,有谓语没主语,实际上这种句子句中根本沒有主语,沒有主谓关系的存在。句子分析是以一对一的句子成分为依据的,如主谓成对、动宾成对、定中成对等,单个的句子成分并无配对关系。沒有主语的句子必然沒有谓语。所以“无主句”这种称呼是不严密的。人们习惯上称作“无主句”的句子,实际上是指非主谓句中由动词短语或兼语短语加上语调构成的句子。 二、省略句 说话或写文章时,常常省去一些不说自明的成分。这是为了语言简洁。省略常出现在对话或上下文中,离开这些语境,意思就不清楚,必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才清楚。例: 例1:对话省 问:他上哪儿了? 答:上公园了。 例2:
因上下文而省 粉色荷花箭高高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是”承前省略了主语“荷花”。 三、无主句与主语省略句的区別: 省略句有省略主语的,也有省略谓语、宾语等等的。无主句只是和省略主语的句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这里讨论的是无主句与主语省略句的区别。(1)主语省略句的主语虽然省略了,但它是确定的,可以补出來;无主句永远以沒有主语的形式出现,根本沒有主语,无需亦无法补出。如硬要人为地补上一个主语,所补的主语也往往是不确定的,或不自然。 例1: “昨天你看电影了吗?” “看了。” 答句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语“我”(会话省略的问话省)。 例2: 小张是上海人,在北京大学学习。 这个句子的第二个分句省略了主语“小张”(上下文省略的承前省)。例3:上课了。 这个句子是无主句,可以补出“我们”、“咱们”、“你们”、“你”等作主语,但所补的主语是不确定的。 例4: 刮风了。 是无主句,不可以补出“天”作主语,因为这种说法不合汉语习惯。 (2)省略句若离开了上下文或一定语言环境,就不能表达完整明确的意思。假如一个人突然沒头沒脑地说“看了。”听的人一定会感到莫名其妙。 无主句沒有上下文或一定语言环境,一般來说所表达的意思也是完整明确的。如:“让农业翻两番。”无主句也常出现在特別的场合,如“小心烟火!”出现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下雨了。”是在天气变化的情況下说的,但与省略句所需要的具体明确的语言环境是不同的。四、主语残缺 句子要表达完整的意思,就要结构完整,如果结构不完整,表达的意思就不清楚,就会出现“成分残缺”的毛病。缺少主语,导致句子不通,表意不明,这样的句子就是主语残缺句。主语残缺有以下几种具体情况:(1)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由于、因为、经过”等,改这类病句一是将介词及介词连带的方位词删去,二是保留介词短语作状语,后边加上适当的词作主语。例1:在这篇小说中,刻画了一个女知识分子的典型。修改:删去“在”“中”,或在“刻画”前加“作者”。例2: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4青海高考题)修改:介词“对”的使用使句子没有了主语,去掉它,“我们”就是主语。 (2)滥用使令性词语及“导致”造成主语残缺。
使令性词语指使、叫、让这一类词,常见的是“使”。例1:看到老师傅认真负责地工作,忘我劳动,使我很感动。在这句话当中,“看到”的主语应该是“我”,应该是蒙后省略,但是,“使”遮盖住了“我”,使得“看到”没有主语,属于滥用。删掉“使”,就可以了。例2:由于寒冷的天气,导致他感冒了。值得关注的是,介词结构滥用和使令性词语滥用同时经常出现,比如: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班级网页的工作。 这两个句子都是“主语残缺”,既可以说是滥用介词造成的,也可以说是滥用使令性词语造成的。在修改时,删去相应的一个介词或“使”,都可以。 (3)暗中更换主语造成残缺。 例1:《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 修改:前句主语是周文宾,后句主语是王老虎,在“把”字前加“王老虎”。 例2:10月1日,抱着向文科班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修改:前句的主语是蒙后的“我们”,后面的主语是“黑板报”,后句可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例3: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2001年春季高考题) 修改:“过早离开我们”的主语只能是“他”,而不会是承上省的“巨著”,本句缺少主语“他”。)
例4:女公安局长任长霞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弦,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在不知不觉中”前加“读者”(原句成了复句)或“使读者”(原句成了单句)结构才完整,意思才明确。 (4)缺少主语中心语
这类病句的特点是主语有一个很长的定语,但缺中心语。 例1:复读的第一天,上语文课,一位戴着眼镜,额上略带几丝皱纹,约摸四十岁,精神抖擞,带着微笑走进了教室。 修改:“一位戴着眼镜,额上略带几丝皱纹,约摸四十岁”整个只能做定语,“四十岁”后加上“的老师”或“的人”。例2: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2005年高考湖北卷)修改:这句话看似是个分句,其实只是个单句,读起来很别扭,是因为其主语中心语残缺,应在“有一腔热血”后面补出“的人”。 (5)不恰当的主语省略造成残缺 例1:风儿掠过麦田时,恰似黄河的滚滚波涛上下起伏。 修改:在“恰似”前加上“麦浪”。 例2:每当花红果熟,正是鸟雀野兽的乐园。 修改:“正是”前加“这里”。五、主语残缺与无主句、省略句的区别及判定 (1)主语残缺会导致句子不通,表意不明,无主句根本沒有主语,沒有主谓关系的存在,所表达的意思完整明确,人们不会误解。主语残缺也不是正常的主语省略句,省略常出现在对话或上下文中,意思也是完整明确的。 (2)对号入座,即根据主语残缺的分类进行判断。 (3)介词“由于”和“因为”还可做连词,因此判断起来更复杂。但可以把握这样一个规律:如果“由于”和“因为”后跟的词语可以作后边句子的主语,那么这个句子就是介词滥用造成的主语残缺。 例1:由于长期的体育锻炼,他的身体很健康。 例2:由于寒冷的天气,导致他感冒了。 例3:由于大家意见不一致,还不能做出决定。 例4:由于坚持体育锻炼,使他身体很健康。 例5:由于寒冷的天气,他感冒了。 例1、例5介词“由于”与其后边的词语构成一个介宾短语作整个句子的状语,介词后边的词语不能作句子的主语。例3的“由于”是连词,它后边的“大家意见不一致”是一个分句,不能作后边句子的主语。例2是一个滥用介词造成的主语残缺句,介词“由于”后的“寒冷的天气”作“导致”的主语。例4“坚持体育锻炼”作“使”的主语,介词“由于”滥用。(4)去掉使令性词语或“导致”句子通顺,表意明白,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滥用使令性词语或“导致”造成主语残缺。例:看到老师傅认真负责地工作,忘我劳动,使我很感动。
去掉“使”,句子通顺,表意明白,该句滥用使令性词语造成主语残缺。 (5)几个分句中,形式上只有一个句子有主语,把这个句子的主语补到其他几个分句,不合逻辑,就是主语残缺。例: 《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 形式上只有第一个分句有主语“周文宾”,把这个主语补到第二个分句,没问题,补到第三个分句前,就不合逻辑。该句暗中更换主语造成残缺。六、一个主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由一个主谓短语或无主句构成,这样的句子判断起来更复杂。 入世后,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产业的集团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2004浙江高考卷的没有语病的句子选项答案)“入世后,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产业的集团化”是整个句子的主语。“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产业的集团化”是个无主句,因为它的表意重点在于“强强联合”这一方式实现的目标,而不在于强调“谁”使用这一方式。所以整个句子的句子结构完整。 主语残缺,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 1.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或“使”字,造成主语残缺。 (1)通过你的讲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2)由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从大量观测的事实中告诉,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这几个句子,实际上并非真正缺少主语,而是滥用介词或“介词——方位词”格式,使主语丧失了本来的功能,误作了介词短语中的宾语。例(1)的“通过”,例(2)的“由于”,例(3)的“从”和“中”删去,三句就都有主语了。 (4)看到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忘我劳动,使我很受教育。 例(4)是谁“看到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忘我劳动”呢?是什么“使我很受教育”呢?都没有交代。只要把“使”删掉,“我”就做了前后两句的主语。当然还有一种改法:删掉“看到”,“老师——忘我劳动”这个短语做全句的主语。 2.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1)《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 (2)他是位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得到了人民的拥戴,并安排他担任了县长的职务。 例(1)的主语本是“周文宾”,但到第三分句却暗中更换了主语,致使“把他——房中”缺主语。应将“把他”连同前头的逗号删去。例(2)前两个分句的主语是“他”,而最后一个分句却暗中更换了主语。可在第三分句前加“上级”,“并”可删;也可改为“他被上级安排担任了县长的职务”。 3.滥用省略,使分句中的主语残缺。 如:抢险突击队的小李,搁下刚刚满周岁的儿子,参加抗洪斗争,第二天就晕倒了,把她送回家休息,但苏醒后又偷偷上了大堤。例中“把他送回家休息”的主语应是“大家”,此处是不能省略的。顺着前边几个分句的主语来往下说,应改为“被送回家休息”,最后一个分句在“苏醒后”加上“她”。
后一篇:话题作文整句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