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春山:总讲大道理 孩子没自我
 (2014-08-15 13:59:17)
	
			
					(2014-08-15 13:59:17)		| 标签: 育儿 | 
亲子关系决定今后的沟通能力
本期专家:宗春山
介绍: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自护教育发起人、“网络妈妈”评审团发起人、儿童观教育第一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犯罪预防及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工作。
16岁的少年侮辱9岁女孩 亲手砍死奶奶
16岁的少年侮辱9岁女孩 亲手砍死奶奶
昨天我在做《热线12》,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个案,一个16岁的少年,从麦地里回家拿东西,结果就发现邻家,临时起意要侮辱她,结果被小女孩反抗,他就害怕就捅了小女孩好几刀,然后就跑,跑的时候就在院子里被他奶奶看见了,他奶奶一看他光着身子,看那边女孩那儿大哭大闹就问你是不是办坏事了,就骂他,结果这孩子拿起刀砍他奶奶,他奶奶一边打滚一边说孙儿你不要砍我啊,不要砍我,我不说了,结果给砍死了。
结果公安局调查的时候想不到会是亲孙子干这件事,不可能啊,查不着,后来就滴血,他受伤了,看到了血才跟他对上号。但是在这之前谁也没想到这是他办的,最重要的他写的一方作文叫《我的心事》,就在作文里面就说这个人杀害我的奶奶,怎么侮辱了我的邻居,这是人吗?这是野兽,十恶不赦。就在他的那个日记和作文里大骂那个人。
天天讲大道理 让孩子失去自我
你们不觉得奇怪吗?这是他干的,然后他后来写那份作文的时候把那个家伙骂的狗血喷头,你看他是不是两个人,那大家会想这是怎么回事儿啊?其实有两种解释,一种你们都没看过蜘蛛侠?蜘蛛侠他带上面具的时候是一个善良的人、勇敢的人,他带上另外一个面具,他就变成了坏人。其实好与坏在一个人身上永远是存在的,这是平衡,没有一个人纯粹的好,没有一个人有着纯粹的坏,就像我们的阴阳八卦一样,它是一种平衡。那这个孩子的问题在那里,就是善和恶同时存在,但是你知道吗?他杀害的是自己的奶奶,如果他要是谴责自己他真的是没办法活的,所以他把自己关在这个屋里面去谴责那个屋的那个人,他把自己和那个坏人完全分离开了。
那要按照精神分析怎么解释呢?一个是超我,一个是原始的我,他中间没有自我,他是分裂的,超我是谁,超我是我该,原我是什么?是我要,自我是什么?我能。他中间是调和,你们炒菜的时候怎么炒,右一铲、再左一铲子,右一铲左一铲往中间捣腾。
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如果不重视心灵的成长,一天一天到晚要大道理教育他,那就跑到超我那去了,他没有自我,没有自我就没有办法调整自己,自我是接受自己的不好,也接受自己的好,它是平衡的,但没有自我就麻烦了,分裂的,一个特别坏的他,一个是特别好的他。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自我”教育
有多少人见了我就会问,宗老师你给我讲讲怎么把孩子的“自我”给教育出来?见到我说宗老师我们家孩子怎么老不作业?宗老师我们家孩子考试又不及格了。就问的全是这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一个表层的问题,表层的背后最重要的是你和他的关系问题,所以我觉得中国的父母真的需要学习、需要成长,不然的话我们总在一个肤浅的问题上转来转去,就是走不到根上。那我今天跟大家讲关系就是教育,其实你也不要当一个教科书来听,也不要当一个什么手册来听,其实更多的是一些心里面层面的东西,但是你会听得懂。但是重要的你不是来听,你要去做,你要去做那个“慧”而不是那个“智”,总在智那呆着没有用,光说教一点意义没有。
所以又提到一个很矛盾的东西,我们现在都在强调关系,我们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很多家长说知道为什么把他送到四中去吗?四中的孩子将来都是蛮优秀的,他有很多的人脉关系,将来席总都是我的同学,说个事打个条还是蛮方便的。选个学校都想到了他的将来、他的关系、他的人脉,真的是这样吗?
我给你讲一个例子,我的好朋友的孩子在八中叫早培班,什么叫早培班呢?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已经算是八中的人了,现在是相当于初一年级。那他学的知识是什么时候的知识,你们知道吗?大学一年级的。所以他妈妈带他去街边的那个一加一,一对一那个补习,老师讲不了他的课,不懂、不会。所以我们所谓的早教开发就是一年级学五年级的知识,初一的学高中的,高中学大学的,就叫开发。如果一个人能今天就开始上就吃大米饭,这叫潜能开发。有一天他儿子病了,我还记不住上次发烧37、38度的时候,他就把人家打到学校去,你必须去。有一天是39度5,孩子实在是站不起来了,他就给一个孩子的同学的家长打电话,说您受个累,今天把孩子那个作业,每天一大堆的作业给我们送家里面来,我孩子病了上不了学了。那家长说:“行,放心吧”。到了晚上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就着急给那个家长打了个电话说您过来了吗?那家长说:“对不起,我的孩子也病了,今天我孩子也没上学,所以也没作业给您。”这家长着急啊,给老师打电话,老师我的孩子作业怎么办呢?您能不能给我传过来?我今天叫某某某给我带,结果他孩子也病了。老师说没有啊,那孩子上课了,没病啊。这家长就明白了,不愿意给他送啊,为什么不愿意给他送,就怕他们家孩子学习好,超过他们家孩子。校长就跟这个班的家长说,你知道你们孩子将来是谁吗?总理、委员长,他们不参加考试,不参加中考,直接上大学,前两天干嘛去了,骑自行车上山西了,他们做的事跟我们不一样,就在培养国家的领导人,可怕吧,太可怕了。
我们的心离孩子越来越远
所以我们都在注重关系,最近我在搬新家,也在装修,会关注很多家庭。搬新家的时候,最注重的,最投入的那个房间是哪里,号称客厅。其实没多少客人来,那个客厅,大大的电视,非常漂亮的吊灯,一圈沙发,干嘛呢?不是会客,你看他们在干嘛,你看这一家人,屋子并不大,他们把脸统一的转向一个方向,在看电视。我们想象这一天的这个时间,是所有人回到家里的时间,是最亲密的时间,但是发没发现,他们并不跟自己最亲密的人去沟通,就看电视。所以这几年,这个问题越来越明显,貌似我们的关系在亲密,其实我们的心是越来越远了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