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行之九: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与南迦巴瓦

标签:
杂谈游记 |
一条邈远的大江 :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宛若一条翠绿色的丝带,从高原西部一路走来,到林芝地区后大江就更加清晰、生动并且真实起来。她的表情是多面的,或桀骜不驯、恣意奔腾,或散漫、娴静。她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上最为苍茫的阿里高原一路流淌到林芝,似乎多了一些踌躇和徘徊,一路向东,再向东,流露出了不舍,尽管她最终还是走向遥远的南方,但在不停地的回望之中,放慢了流速,似乎在与孕育了自己的雪山和高原做最后的道别。
雅鲁藏布江是一条伟大的河流,她的出身与喜马拉雅山有关,“雅鲁藏布”在藏语中的意思是“雪山上流下来的水”,其源头之一杰玛央宗冰川源自于珠穆朗玛峰北坡。她还与“藏之西敝”的阿里高原有交集,马泉河从冈底斯山脉的冈仁波齐一路走来,成为了雅江的另一支源头。在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大片无人区,雅鲁藏布江阅尽了苍茫与冷寂但并不孤独,一座座雪山与之相伴,一条条河曲与之汇合,一群群藏羚羊、藏野驴、黑颈鹤等高原生灵与之共舞。
地质上而言,雅鲁藏布江正好处于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之间的缝合带上,在下游大江切开了喜马拉雅山东段,围绕着南迦巴瓦峰做了个近似一百八十度的马蹄形大转弯,巨大的落差形成了巨大的水力坡降。此处江流曲折,峡谷相连,大拐弯中叠套着众多小拐弯。现在普遍认同的观点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段是世界上地貌演化最快的地区之一,这主要是受构造运动活跃和气候作用的影响。
在高原,雅鲁藏布江并不邈远。只要我们踏足高原就可以与她零距离接触。回顾自己多次西藏之行,雅鲁藏布江是谋面次数最多的河流之一。不论是乘飞机空降拉萨,还是搭车去珠峰、去山南、去日喀则、去林芝,或远足阿里,雅鲁藏布江都会时而出现在身旁。这次,从云南滇藏线一路走来,我们又一次看到了雅鲁藏布江。在林芝,她在南迦巴瓦雪山下绕了一圈后,走进了墨脱并在巴昔卡离开了西藏,最终在印度经恒河流入了印度洋。
一九九八年中国公布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考察和测绘成果,从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到墨脱县巴昔卡村为大峡谷区段,全长504.6千米,最深为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这组数据一公布,立即让当时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永远退出了世界之最的竞争。
理论上,峡谷的概念非常简单,是指深度大于宽度的山谷。在地壳构造的隆起和抬升的过程中,河流的下切运动也在同时进行,抬升与下切形成反作用力,最终形成了峡谷。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给出的结论是:是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与江水冲刷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是多种地理因素融汇形成的极为罕见的地球生态环境。有学者认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先于构造上升前就存在的,因此雅江应该是适应构造发育的“先成河”。但由于冰川坝的阻挡效应,使得大峡谷的裂点一直维持在原地。由于垂直落差超过了六千米,逐渐形成了大峡谷中奇异的景观效果,从高到低呈现出明显的自然带分布,最高处是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山,其下是高原冰川、草甸,再下是亚热带季风造就的原始森林。
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是一条绿色通道,从空中俯瞰雅鲁藏布江就像深深刺入青藏高原腹地的一把长剑,剑锋所到之处,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也长驱直入到藏北高原。河流的下切作用使得大峡谷成为水汽通道,将印度洋热带季风引入高原腹地。据说这条水汽通道将热带山地环境向北推移了六个纬度,使沿途成为了我国继云南和东北之外最大的原始深林覆盖区,也使林芝成就了“西藏江南”的美誉。
南迦巴瓦不是平凡的雪山,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东端,如一座晶莹的宝刹屹立与天地之间,是神灵的居所和宗教皈依的圣殿,也是贯穿西藏人文历史,锁定乾坤的一根神针。
南迦巴瓦峰是臃肿笨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神之父”的称号。其主峰7782米,是西藏灵芝地区最高峰,三角形的主峰终年积雪,云雾缭绕,犹如“天上掉下来的石头”。从南迦巴瓦开始,向西直到克什米尔海拔8125米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串联起了两千四百多公里的喜马拉雅山系。都知道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激烈冲击、碰撞后留下的最伟大的杰作,而南迦巴瓦地区是印度板块最早与欧亚大陆板块接触的地方,作为印度洋板块突出的部分,新生代早期(六千万年前)海洋的封闭和退缩、陆地的拼合增生就已经基本完成。到了新生代晚期(大约两百万年左右),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构造结”区块快速隆起,逐渐形成了以南迦巴瓦峰为主的雪山群。
南迦巴瓦阻挡了水流的方向,使雅鲁藏布江围绕她转了一大圈,构成了闻名世界的大峡湾峡谷地貌。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南迦巴瓦主峰终年云雾茫茫,也被称为羞女峰。据有关人士统计,南迦巴瓦每年只有三百个小时不被云雾遮挡,因此作为一般游客而言,要想一睹其真容不仅需要运气,还需要人品。
在青藏高原,雅鲁藏布大峡谷与南迦巴瓦雪山相互偎依,在雅鲁藏布江的串联之下,组成了旷世独立的一种存在。我们匆匆地来此祭拜,南迦巴瓦慷慨地接纳了我们,展示了她轻易不肯示人的尊贵面容。在我们离开派镇之后,回望之中总会觉得冥冥之中有种不舍的感觉在揪扯着我们,是神山的灵性?是大峡谷的胸怀?还是那条在心底邈远但有真实的大江?不得而知,但我知道这种旷世独立的存在,注定会给每一位到访者心灵上产生无法抗拒的震撼效果。在不断地回望之中我们离开了南迦巴瓦,我相信一定还会再来。
这或许是自己与大江、峡谷和神山的一个约定。
一段深邃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座屹立在高原的圣山:南迦巴瓦峰
前一篇:滇藏行之八:藏王故里桃花沟
后一篇:滇藏行之十:尼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