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螳螂篇

标签:
螳螂希腊语腿节 |
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科,是一种中大型昆虫
螳螂头部呈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腹部肥大
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处折叠
前翅皮质,为覆翅,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
螳螂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
其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还能不时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
昆虫学家目前对螳螂的本科分类意见存有分歧
一般人认为应将其归在直翅目(Orthoptera)的螳螂亚目(Mantodea)
但有人认为螳螂可自成一目螳螂目(Mantodea)或和蟑螂一起归入蠊螂目(Dictyoptera)
螳螂的英文名“mantis”源出希腊语,意为“占卜者”,因为古希腊人相信螳螂具超自然的力量
螳螂能静立不动或身体文雅地前後摆动,头上举,两前足外伸似在祈求,故引出许多神话和传说
迷信的说法认为,螳螂的棕色唾液可使人眼盲,马或骡食螳螂後可致死
上述图片拍自农村小院中,是一只我国常见的中华绿螳螂,俗称“大刀郎”
中华绿螳螂通体翠绿,晶莹剔透,体长约八厘米
前一篇:草原的夏天:崇礼坝上草原
后一篇:【秋】牵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