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影像(1)

(2009-06-09 22:39:25)
标签:

摄影

    拍摄自然光人像摄影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的追求,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努力,发现所拍摄的人像之中,儿童影像居多。也许是儿童的天真神态更能引起我的注意,也许是儿童的稚气更加生动自然,也许儿童的丰富表情更容易扑捉和采集。总之每当翻看自己在不同时期所拍摄的儿童人像时,都会津津有味,余味无穷。

儿童影像(1)

    童年梦幻般的年龄,对于生活在乡村和山区的孩子们来讲童年的梦幻并不都是阳光灿烂,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些许酸涩的味道。当我们每次行车在深山之中,总能看到一张张孩子天真的小脸,那种淳朴、灿烂、自然往往会给人带来心理上和视觉上的双重冲击。当你看到从山区小学走出来的孩子,赤红的脸蛋在阳光下灼灼发光的时候;当你看到路边的小女孩偎依在老婆婆身旁,羞答答地允吸着手指的时候;当你看到不知名的山村学校教室中快乐、无忧的孩子们挤眉弄眼扮酷的时候;心中总会情不自禁地漾出难以描述的感觉。

    几年来走过了大江南北很多地方,自驾车的旅行方式也让自己更加贴近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我们曾编队驶入西藏,面对着苍茫的大地心灵享受着雪域高原的圣洁;曾经深入太行腹地,在太行大峡谷中间穿行,领略她那绮丽和壮美的景色;也曾穿越湘鄂西的崇山峻岭,依山而行傍水而居,在大山之中放飞心情;还曾驱车南下,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们看到了山中、海边过着朴素生活的原住民,看到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其中有汉、苗、土家、白族,还有被原住民称之为“客家人”的内地人。时常拿起相机扑捉着身边掠过的一切,也记录下了一张张令自己心动的表情。

    现在将记录下来的一张张表情回放在这里,也算是自己在儿童自然光人像摄影过程中的阶段性总结。

 

西藏:二零零三年十月自驾车进藏历时16天

    蓝天令人陶醉,白云让人迷恋,流动的车流在苍茫的高原上行驶,看不尽的无限风光,忘不了的旅行记忆。当你进入青藏高原后,才真正知道高原的魅力。当你体会到了高原的缺氧滋味时,才真正知道进入高原不容易。但是当这些都随着年华成为过去,我依然没有改变对高原的迷恋和向往,相信总有一天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再上高原。

儿童影像(1)

Photo1:西藏拉孜地区,我们行驶在一片高原牧场中间。远处的高山横亘在我们面前,山上的沟沟壑壑在斜阳映衬下刻出长长的影子。正直深秋季节,正在收割的谷物在落日余晖的烘托下金光灿灿。车队停下车,等待后边的车辆跟上来。突然间在牧场的尽头,有两个黑点在想我们移动,渐渐地近了,跑过来的是两个年龄不到十岁的儿童。儿童影像(1)

Photo2:这是我所见到的最令人心酸的孩子,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满脸的泥巴和尘土已经看不到皮肤的颜色。他的眼光中带有些许的惊恐,些许的期待。儿童影像(1)

Photo3:一个小小的放牛娃,蓬松的头发配上他那一身破旧的衣服,到有些“牛仔”的味道。也许是见惯了远道而来的车队,见惯了长枪短炮的摄影人,当他面对镜头时,脸上凝固的笑容非常自然。

儿童影像(1)

Photo4:不多时,刚才还是空旷的大路边上出现了很多小孩儿,他们兴致勃勃地聚拢在我们的车队旁。车友们拿出随车携带的糖果、文具、衣服等分发给他们。

儿童影像(1)

Photo5:拉萨,布达拉宫广场。车队组织“爱心之旅”捐赠活动如期展开,作为接受捐赠的当地教育部门组织了小学生给活动助威。其中,一个拉琴的小姑娘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神态庄重,表情木然,身上穿了一件已经褪色的破旧毛衣。很难想象她会是拉萨学校的学生,从装束上看,倒像一个沿街卖唱的小姑娘。

 

河南林县太行大峡谷:二零零六年年五月自驾车穿越大峡谷历时六天

    太行大峡谷号称中国的三大峡谷之一,山体料峭、峥嵘。大峡谷跨越河南、山西两省,古时为两省之间的通道,因此也积累了丰富的人文传说。上个世纪,在大峡谷的旁边修建了著名的“红旗渠”,战天斗地的故事也感动了一代人。现在,天然形成的大峡谷和人工建造的红旗渠都滋润着在豫西生活的子民,也引领我们去探究这里的一草一木。

儿童影像(1)

Photo6:穽底村位于传说中的古通道的重要节点位置,现在这里还有很多人居住。两山夹持下的小山村古色古香,生机盎然,当地人说“姑娘小伙朝外走,老人孩子在家守”,现在村中的年轻人大多出山打工,留下的都是孩子和老人。这个小男孩眼睛大大的,由姐姐抱着他在村中玩耍,见到我们这些陌生人眼睛中流露出了惊恐。

儿童影像(1)

Photo7: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个学龄男孩在帮助妈妈叫卖当地土特产,游人如织,但是这个机灵的孩子身边围满了游客,看得出他还是颇有些推销手段。据说这一带有煤矿,小男孩的爸爸是个煤矿工人。我们可以这样畅想,小小的年纪就能参与家庭生活的建设,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儿童影像(1)

Photo8:孩子们是快乐的,尽管山区的生活艰苦,但是他们脸上漾出的笑容是那样的真实和自然。在大峡谷的一个旅游点,一家小饭店的后院面向一潭清澈的湖水,小院中几个孩子欢快地做游戏,面对我们的镜头只有这个孩子大方地展示了他的笑脸。

儿童影像(1)

Photo9:图片中的小男孩有两个姐姐,但是奶奶只舍得给这个男孩买雪糕吃。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老年人中还根深蒂固。小家伙在吃雪糕时,两个姐姐就在旁边看着。

儿童影像(1)

Photo10:正值五一节假期,孩子们也都上山玩耍(红旗渠青年洞景区)。镜头中的孩子是红旗渠建造者的后代,他们住在山下的村子里,是喝着红旗渠水长大的孩子。红旗渠从他们头顶流过,因红旗渠而闻名的旅游景点也成了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最好去处。 

 

浓情湘鄂西:二零零七年九月  历时十六天

    走不完的崇山峻岭,看不尽的名山大川。在那个艳阳高照的季节,我们从郑州市出发,曾在武当山玉柱峰下对饮小酌,也曾在神农架上登高漫步,还曾逆长江之水而上去探访位于重庆东南深山之中的天坑、地缝,最后我们又从湘西北进入湖南省境内,融入了张家界摩肩接踵的游人之中。一路之上,大山一直在我们脚下,峰回路转,无限风光尽在眼前。儿童影像(1)

Photo11:奉节县,三峡大坝的蓄水已经淹没了原来的家园,各种生活垃圾漂浮在江面上。我们乘坐破旧的渔船去白帝城,渔民一家三口人,图片中的小孩是他们的儿子。尽管生活艰苦,环境脏乱,但是孩子被养的胖乎乎的,很招人喜欢。 

儿童影像(1)

Photo12: 孩子们放学了,我已经记不起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只是可以确定她都是少数民族的孩子,因为我们很长时间都是行驶在苗族和土家族聚居的地区。

儿童影像(1)

Photo13:太阳马上就要下山了,乖巧的小女孩在公路边玩耍。见到我们从车上下来后并没有感到惊恐,当车友拿出学习用品准备送给她时,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儿童影像(1)

Photo14:武当山一家类似“农家乐”的小饭店老板的孩子活泼可爱,在这个即做饭馆又是住宅的环境中成长,小女孩已经练就了自然面对陌生人的胆量。看着我拿着相机,便主动过来让我给她拍照。  儿童影像(1)

Photo15: 谁能相信这是个深山之中的孩子,当我从镜头中看到他的时候被他的严肃表情所感染。偏僻的山村一片绿意盎然,落日从孩子的身后漫射过来,光线显得非常的柔和。我们从村中老人口中得知,这个小娃娃居住的村子是苗族人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儿童影像(1)

Photo16: 偎依在奶奶身边的小女孩令人怜惜,见到这个小女孩之后,很长时间她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老奶奶说,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去外边打工了,留下这个孩子在贫困的山中与奶奶相依为命。小姑娘很乖巧,见到我们这些生人脸上露出害怕的表情。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