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千里路云和月(旅行日志11)

(2009-02-14 22:41:14)
标签:

游记

旅游

20081016(农历二〇〇八年九月十八)星期四                         盐城

    早餐有人陪,游览也有人陪,这种待遇是我们一路上所不曾遇到的。尽管很方便,但是也有一些不自然的感觉,我们已经天马行空惯了,这样的特殊待遇着实让我们感到有些许的不适应。

    10:15分,我们到达了盐城海边射阳县境内的小镇新洋港,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镇,镇上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有一个渔港,由于禁渔期已过,大多数渔船都已经出海,零星的、出不了海的破旧渔船东歪西斜的靠在码头上,渔港显得冷冷清清。小镇房屋新颖,街道井然有序,也许刚刚有人家办过喜事儿,一阵浓烈的鞭炮味道在街巷中弥漫着。我们在小镇的一个酒家落座,在陪同人员的安排下,一些特色的饭菜很快端了上来,大多为时令海鲜,新鲜有之,味道一般。很多当地的食客在隔壁就餐,大声的喧哗中伴随着杯盘相碰的声音,看来这个酒家在当地颇有些名声,生意很是火爆。

    渔民的生活情景,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没有直观的认知和感受。当我们面对茫无边际的大海时,无法想象渔民们在海上长达数十天的捕鱼生活,更无法想象在大海上的颠簸生活会给渔民们带来什么。我们凭感觉能想到的首先是海上生活的枯燥和颠簸,其次想到的是如一片树叶般的渔船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中漂泊的危险。的确,茫茫大海惊涛骇浪,枯燥和颠簸是必然的,危险也会是无处不在的。陪同人员介绍,现在渔民的生活已经大为改变,渔船上配备了精良的如生活、生产(捕捞、保存、加工等)设备和先进得通讯设施,捕捞上来的海产品价格也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那些远海捕捞渔船,往往不仅网大、船坚,而且每次出航都能获利颇丰。据说鱼民的收入远远高于耕田种地的农民,但是在颠簸的大海上挣饭吃,风险却远远高于“脚踏实地”的农民。

    10:45分,我们进入了盐城国家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展现在我们面前是的一片望不到边际的芦苇荡,干枯的芦苇在海风的吹拂下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天空中不时有叫不出名字的大鸟飞翔在空中。园区内很少游人,我们登上了望塔,一览保护区的全貌,能看到退潮后留下来的一片片水塘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耀眼的光。从了望塔下来,我们悠闲地在苇丛间的小路上向苇塘深处走去,空气中弥漫着海风送来的腥湿气息,伸开腰肢舒爽地深吸一口空气,一股美妙的轻松和畅然顿时充溢整个肺腑,令人陶醉。

八千里路云和月(旅行日志11)

    在芦苇荡深处,有一块人工开辟的平地,这里圈养了几只丹顶鹤。现在不是丹顶鹤来此越冬的时节,只有人们用笼子留下来的几只丹顶鹤轻松、悠闲地生活在这里。丹顶鹤,幼时叫黄鹤,是一种候鸟。世界上现存的丹顶鹤只有两千只,主要生活在中国和日本北部地区。每当冬季,丹顶鹤会成群结队到南方过冬,盐城也就成了他们最好的栖息地。当海水退去的时候,滩涂上留下了大量的海洋生物,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盐城市将丹顶鹤的保护、养殖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为此他们还不远千里从内蒙古扎龙自然保护区聘请来了一位养鹤姑娘,这位有着美丽心灵的少女,用一生的心血爱护这种濒临灭绝的鸟类,留下了一段凄婉、美丽的故事。

八千里路云和月(旅行日志11)

    徐秀娟,同一个美丽的、短暂得人生联系在一起。一个养鹤、训鹤姑娘,从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来到盐城,凭借着在扎龙学会的养鹤经验,她在这里创造了丹顶鹤繁殖、成活,以及生长的最好记录。她与生长在这里的丹顶鹤建立深厚的感情,为了寻找丢失的丹顶鹤,她失去了仅仅23岁的生命。身后,她被称作“中国养鹤第一人”,有一首广为传唱的歌就是为她谱写的。现在这里为她建立了纪念碑,在盐城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非常详细地说出她的故事。

八千里路云和月(旅行日志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