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游记 |
漳河水从山西入河南林县,渠之力。修渠是一项工程,少不得人力、财力的支出。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共完成土石砌方2,225万立方米。总投资12,5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625万元,占37%,社队投资7,878万元,占63%。红旗渠从1960年2月开始修建(原称“引漳入林”工程),竣工于1969年7月。红旗渠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总干渠长70.6公里,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共1,500多公里。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
我们所看到的渠只是一段段的分解图像,绵延数千里之多的水渠不可能观其全貌。渠多依山势而建,于半山之中开凿,砌筑起一条蜿蜒曲折的人工天河。渠中水流湍急、水质清冽,翻山越岭从几百里之外引了过来。历经十年渠终建成,自此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林县百姓缺水的状况。
以我的观点,红旗渠之伟大,不在于是否引来了漳河水,而在于怎样引来的漳河水。河水可以灌田,也可以润人,红旗渠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象征,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硕果。当我们驱车离开了林县,一路上,在记忆中不断地搜索着关于这段儿时经历的并不清晰的历史,并将这些片段同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进行着比较。一切都好像进入了一种虚幻的梦境之中,缺水的山民、开山的号子、艰苦的施工条件等等场景交替呈现在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