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苏州,旅行即生活


标签:
旅游 |
分类: 时尚+游记 |
上周受苏州旅游节的邀请,前往拍摄了一个《寻美苏州》的短片,视频放在文章底部。杭州我就去过好几次,苏州还是第一次来,其实从上海开车过来只要一个多小时,难怪被视为上海人的后花园。
苏州就跟我想象中一样的小桥流水白墙青瓦,老城区的风貌保留得算是完好,好像走进了以前的时光。婆婆从前是在清华学建筑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也曾是她的先生。她说工作时曾多次造访苏州,把出名的园林都一寸一寸丈量过了,很感叹除了路宽了楼高了,传统元素还是渗入苏州的每一处,完美融入城市规划中。
我们都最喜欢平江路,小河边的居民悠然自得过着自己的生活,和四处打量感叹的过客们丝毫没有违和感。同样是在水边的老街道,这里让我想起丽江,但却又比如今的丽江沉静安详得多了。
在《苏州猫空留影+MAC超值套装》中介绍过这家概念书店,真是平江路上一大风景,再匆忙的脚步路过这里也要放慢,也想进去探个究竟。要是时间充裕,能在这里消磨一下午就太美了。
这里的各种小玩意儿让我眼睛发光,每次来都要买一堆和各种明信片、书什么的。如果可能,真想把整个店都搬回家啊!
这里骨子里的悠闲气息跟成都有几分相似,人们慢条斯理地享受生活,每个斑驳的墙角都见证着历史。
走着走着下雨了,找家咖啡店喝杯茶躲躲雨。店主种了很多薄荷,顺手摘下几片洗干净为我泡了杯薄荷甘草茶,从视觉到味觉上都是那般清凉甘甜。小河对面都是民居,对游客的镜头见惯不惊,气定神闲该干啥干啥。坐了半小时,我们观赏了有人在河里洗衣服,有人在洗碗,然后上游一点有人淡定地涮着马桶。。。我跟婆婆交换了复杂的眼神,决定什么也别说。
等雨小一点,我就冲出去买早就看好的卤鸡脚,“鸡脚旮旯”这种店名很难错过啊!买了入口即化的鸡脚,还有脆脆的鸡胗坐在河边啃起来,味道很不错。其实正宗的苏州菜对我来说太甜,这鸡爪倒是一点不甜,调味刚刚好。
这只狗据说是平江路上一霸,只要见到路边有人吃东西就趴在地上死都不肯走,同时拼命流哈喇子,搞得人家不分点给他吃都不好意思
第二次去平江路阳光灿烂,这几张是婆婆帮我拍的。
每个苏州的同学都跟我讲,去平江路绝不能错过青石桥下的苏妃奶酪,当然要试试看。这个奶酪像浓稠的酸奶布丁,酸酸甜甜的不错吃。
天热想吃点清淡的,就选了这条街上的三味养生馆。这边以蒸菜为主,少油少盐,但每道菜都做得很好吃。我超喜欢右上角的手工面,汤里还煮着清爽的黄瓜片和南瓜片。右下角的糟三拼也很入味,肉片咬起来是爽脆的。
走到哪儿都要喝当地的酒,这里的黄酒度数低易入口,喝多了还是蛮上头的。另外还有酒酿豆腐蒸鱼和蛤蜊三鲜汤,鱼甜了点汤很好喝。
天气晴了,一群学生来到河边写生,能有这样的环境写生真是美好。
老人在路边晒太阳,一副波澜不惊的淡定状
路景都是小队长提着相机盲拍的,后来整理照片看到这张,觉得中间两位表情很到位
另一个我很喜欢的地方是皮市街花鸟虫鱼市场,这里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成都青石桥市场,想起爷爷曾带我去买金鱼、买鹦鹉、买松鼠。人们抱着花,提着鸟笼穿梭其中,地上总是湿漉漉的,空气却是新鲜甜美的,孩子的心因为一只装在竹笼里的蝈蝈就兴奋不已。
成都的青石桥市场早已被改造过,变得整洁而无聊了,但苏州的皮市街一下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种杂乱之间的自成秩序,不经修饰的生活气息,多希望能一直保存下去。
大家还告诉我市场外有家很出名的糖粥,好多人都是吃着它长大的,于是冒着雨专程来找。遍寻不得之际,附近的人告诉我们那家人若下雨就不出来摆摊,算是留个念想下次再来吧。
晚上跟婆婆去逛了山塘老街,这里比平江路要嘈杂和商业化得多了。不过这条河赋予了它独特的灵气,华灯初上的夜景很有味道。
我是冲着这家大阿二生煎来的啦,运气很好买到最后四个,卖完了营业员就直接冲刚进来的顾客嚷嚷:“别进来了啊!什么也没有了!”名店气魄十足啊!这里的生煎跟之前吃的另一家哑巴生煎差不多,皮不错很酥脆,但馅对我来说真的甜了一点,吃两个就闷得说不出话。下面是咖喱牛肉粉丝汤,可惜也是油了一点,而且没什么咖喱味。
吃完生煎出来我瞄到斜对面有家肉店,门口挂着几个大火腿,就不由自主奔过去了。说起来真是没出息,逛个山塘老街吧,人家普通青年坐游船,文艺青年听昆曲,而这个标准的二逼吃货青年呢,喜滋滋买了块咸肉揣回去。
这可怪不得我呀,诸君好好瞧瞧这块好靓的五花咸肉吧:外层用粗盐腌着,哪是平时在超市买的普通货色可比的呢!这家的老板很有意思,开始很酷地切着咸肉,看我到处拍照话匣子就打开了。他说自己这家肉店有几十年历史了,在苏州城里做火腿和咸肉可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
“胡XX都要吃我的肉呢!每次地方代表上中央开会的时候,都要自己用卡车拉食材去请厨师做,他们指定要我家的火腿哪!你看这个山塘老街,以前可没这么热闹,现在开发出来啦!那家生煎包不也是打广告出名的嘛!我就不需要打广告,我自己的脸就是活广告哈哈哈哈。。。”
嘴上这样说着,大叔看我在拍店招牌的时候果断走出来站在镜头前,摆出各种不经意的潇洒POSE,做指点江山状。越说越兴奋,他顾不得我们三番五次表示要走,热心地提供各种信息:“我这个这个咸肉不用放冰箱的啦,下雨天也不会潮!咸肉拿回去可以做腌笃鲜,腌笃鲜你晓得伐?上海人老爱吃的。。。”
我跟婆婆互相捏着手笑成一团,然后边点头应他边慢慢移动开,直到移出大叔的视线。
没在皮市街吃到糖粥,在这里看到一家糖粥店决定解个恨。我选的是招牌桂花赤豆鸡头米,红豆可能是放了糯米粉,熬得绵软流长,每一口都带着桂花的香甜。里面的鸡头米很好吃,又糯又有弹性,可惜放得太少了,多数都是糯米小丸子。我就吃了这一家糖粥不好比较,心里还是坚信皮市街的肯定会更好。
如果第一次来苏州,山塘老街还是值得看看的,夜景格外迷人。不过我还是喜欢平江路那样的地方,短短一条小街却充满无尽的惊喜,每次去都能见到别样的景致,好像能够融入其中。苏州这样小家碧玉,让人放慢旅行的脚步,去观察去体验,仿佛旅行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