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

(2012-09-23 16:37:47)
标签:

杂谈

[2]

 

正式成为演员之后,我的“表演生涯”大致分成两个阶段~~

 

 

前一个阶段,我所参演的电影,都是台湾和香港制作的;后一个阶段,1996年的《雷雨》,是我第一次与纯祖国大陆的剧组合作,也是我地一次尝试电视剧的演出。那次的拍摄经验,让我全面的见识到内地剧组的拍摄实力。导演李少红对制作的要求,其细腻,其严谨,超出我参与的绝大部分电影,其成品也更为精致唯美。

 

 

《雷雨》播出后,反响很不错,我开始接到许多内地剧组的邀约。接下来的几年,除了零星几部港台戏,我接演的几部比较出色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内地制作的。

 


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关键是这儿的戏,剧本大体都非常好,好的程度远远超过港台。

 

 

有许多港台的剧组,对拍摄的规划非常混乱,演员都还没有拿到剧本呢,戏就开拍了。剧本是边拍边写,边写边拍~~捣腾出来的东西,其质量可想而知~~缺乏文化内涵,少厚实的底气。

 

 

而内地的剧组,大都把剧本妥妥帖帖完成了,才开始前期的筹备工作,演员到手的剧本,基本也都是定稿。对演员来讲,这当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创作环境~~别提内地剧组的摄制水准,日渐提高,几年前就已经超越港台了。常看电视剧的同学,一定会有这种感觉,无论是音画质量或戏剧内涵,内地的戏还是比较有厚重感的。证诸市场,以台湾为例,大部分比较有要求、看得比较深入的观众,都喜欢看内地制作的戏;而台湾出品的所谓“本土戏”,由于方言的局限性以及戏剧内容的贫薄,几乎完全没有海外市场,其受众被压缩在岛内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知识分子,或是审美,道德取向较高的观众根本不屑一顾。所以,我真的自觉很幸运,也很感谢内地的许多剧组提供了这么优良的创作园地,让我的表演能力得以发挥,长进。

 


我个人的介绍就讲到这儿。邢老师说,这个讲座的主题是《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个题目是很大的,我自觉没有资格以“讲座”的形式向各位宣讲。但是我估计,同学们对我所从事的职业,或是我身处的影视圈,肯定很好奇,肯定有很多有趣的想象和~~误解(笑),这些都可以提出来的,请同学们不要吝于发问!
  


问:我是来自法学院的同学。很多人都说你很成熟,有成熟男人的味道,我想问一下:你怎么看待自己是不是一个成熟的男人?

 


答:我想,大部分的观众并不认识我,也没有跟我一起生活过,他们看到的所谓“成熟”,是戏剧表现中的“成熟”......可能我演过的一些角色,在年龄感和处世态度上给大家留下了这么个印象吧~~但是,我想告诉大家,这样的印象很可能只是一种错觉! 演员最大的本事,就是营造错觉和幻觉; 而在真实的生活中,我想不成熟恐怕都不行,因为我已经四十四岁了(笑)。

 

我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端看他能不能承担委屈。以同学们来说,有时候生活中发作些情绪,耍点儿任性,在你们这个年纪,这个阶段是被允许的,甚至是大家的特权。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能一步步地厘清复杂的人情和世情,尽量将自己任性和情绪化的程度降低,那么无论生活质量还是工作成就,都一定会比较出色!这就是我对“成熟”的一点看法。

 


不过,把这说法兜在自己身上来检视,我必须承认,自己实在是算不上成熟。别看我一把年纪了,依然常会有任性,情绪化的时候~~追根究底,正是因为承担委屈的能力太糟糕了!

 

 

但是,作为一个演员,偶尔我会放纵一下这方面的劣根性,因为,这对我的表演有时候是有帮助的~~又是一个借口!(笑)不过说真的,“情绪”对演员来说,是一种既珍贵又得用的东西,如果能将体验过的各种情绪,记忆并储存在意识之中,且随时都可调动出来的话,那么表演时,面对某些激越的戏剧情境,便可迅速进入状态,不但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效果也更逼真动人,更具爆发力!

 


在剧组里,情绪化几乎是演员的特权,因为大伙儿多能包容理解,顶多当你是个神经病!但有时候,这也会形成一种“职业伤害”。试想,如果混肴了戏剧和现实的分际,生活中也和一个任性又情绪化的演员一样,你是不会有一个正常的人际关系的。我现在就正努力地约制自己,希望自己能够越来越成熟......这需要靠自己慢慢地修,慢慢地养,修养得越好越能成就出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这是我对自己的认知,也是对自己的期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