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有感而发 |
在近代中国影坛里,赵文瑄不论外形和内涵都是杰出的。
谈到赵文瑄。必须从1990年,李安筹拍“喜宴”开始。那一年,为了拍这部片子,我们必须一再地推敲它的内容以外,我们还必须面对选角的困难,因为“喜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纽约,剧中的人物,除了会讲中文外。还必须会讲流利的英语,尤其剧中的男主角小伟是一位同性恋者,他不但要英文讲得好,而且还应当具有不错的外形,才能吸引人,增加角色的说服力。为了这个角色,我和导演李安看了许多演员都没有办法定下来,因为众多演员中,外形好的,不一定英文好,英文好的,又不一定会演戏。一天过一天,李安焦急等不及的先回去了美国。临行前,李安说,他等了十年,才拍了一部“推手”,“推手”是个好的起步,他会珍惜,哪怕再等十年,他是不会马虎从事的。
李安的一席话,给了我极大的压力,等李安走了以后,我日日夜夜的等着这个人的出现,不管在马路,在学校,只要见到漂亮的男士,我就看,看得我太太都说,“再这样看下去别人都要当你是神经病了!”最后总算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就在我几近绝望的时候,赵文瑄出现了。那一天,公关余组长拿了一张照片来找我,说一个英俊的男士有意要演“喜宴”,我一看照片就被他吸住了,那就是赵文瑄,英俊挺拔,气宇非凡,我要公关组立刻找他来。他来了,身边还陪着一位广告公司的小姐,后来我知道她就是鼎鼎有名的广告界名人范传砚。那一次的见面,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我,赵文瑄的出现,无疑解决了我一个大问题,我不但觉得他适合“喜宴”里这个角色,而且我觉得他的外形和气质都相当具有做为一个红星的条件。
我把这种感觉,在电话里告诉李安,他笑着说,替他拍一点录影带寄来吧!就这样我们找了喜宴里的一段戏,让赵文瑄试了试,带子寄去后,李安打电话来说,条件还不错,他必须看本人,并给他施以表演训练,如果训练不好,他还是不会采用。把这话告诉赵文瑄,原以为他会不高兴,没想到赵文瑄毫不以为意,他做过空中少爷,他把这趟行程,全当成一次出勤,就这样赵文瑄飞去了纽约。
在纽约,赵文瑄很努力,不但赢得了工作人员的喜爱,而且也获得了李安的赞赏,等赵文瑄回到台北后,我发觉他比以往成熟了。对于电影,他不只是喜爱,而且很有理想,很有看法,他绝不是那种中看不中用,绣花枕头似的演员。几次跟他交谈,你会发现他看了不少书,很有文学修养,不只是如此,他会弹钢琴画画,文笔很好,唯一的缺点是有时候喜欢耍点小个性。
咦,还是和标题没什么关联嘛!大家别急,且听博主娓娓道来,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