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谭涛
谭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18
  • 关注人气:4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Pad是什么?

(2011-06-16 08:52:04)
标签:

科技

安卓

移动互联网

平板电脑

淘宝

it

分类: 打望互联网

最近无线互联网的话题非常火热,其实不只是媒体关注,大部分现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在进军无线互联网,就连原本连互联网都不怎么关注的一些传统企业,或者是在前一波互联网浪潮中消极等待而丧失了机会的企业,都把目光聚焦到了无线互联网上,这也难怪,手机用户有着很多互联网用户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以手机为代表的手持终端设备也有着比目前使用的个人电脑更多的优势,这两者一结合,谁都能看到商机。

 

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年初就开始开发设计我们的安卓和苹果两个操作系统下的移动应用,经过两个月,目前安卓已经上了,iPhone的版本已经在审核,通过这两个版本的测试,我们都感受到了移动设备远超个人电脑的随身和方便,这个领域确实是非去不可的渠道。

 

回到主题,为什么要专门说iPad呢?很多人看来iPad不过是大一号的iPhone而已,我们熟知的苹果app store里面,也有众多软件标注着同时适用于iPhone和iPad,喜欢iPad的朋友也肯定熟知一些应用经常使用的X2按钮。

 

但是从我们自己的实践可以得出结论,iPad和iPhone是两个不同的渠道,以我们的文章阅读来说,在iPhone上相当艰难,但是拿到大屏的iPad上,却是相当舒适的体验。而且在大屏下的操作,远比在iPhone上惬意许多,其实这也是为什么iPad可以引领一股手持平板电脑风潮的重要原因。

 

对企业而言,iPad绝不仅仅只是一款产品而已,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必须要进的市场,但是和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多渠道的市场,不同的移动终端代表着不同的渠道,无法采用一种普遍、通用的方式在移动互联网里面生存,目前公认的两大系统是安卓和苹果,因此如果要很好地在移动互联网中占到先机,起码这两个渠道不可忽视。

 

这里面iPad又是一个值得格外关注的渠道,由于其操作简便、屏幕大而清晰,上面应用的用户体验不错,而且还能直接面对iPad几千万用户的庞大市场,这也是国内诸多互联网龙头企业都相继开通了iPad的相关应用的原因,我们可以在上面找到新浪、腾讯、网易等的身影,视频网站则更是一个不少地可以在上面找到。

 

最新一个例子是淘宝iPad客户端的即将正式上线,其实淘宝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动作是很快的,手机淘宝正式推出以来,已经覆盖ios、android、symbian、kjava、blackberry、brew等多种手机系统,这次手机淘宝iPad客户端的正式上线,标志着淘宝移动终端应用的完善,这也说明淘宝的移动互联网推进相当神速。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的研究结果显示,平板电脑的拥有者们已经在使用它来进行网络购物,并且热情高涨。另一研究机构e-tailing的研究显示,用户使用平板电脑进行网络购物的欲望特别强烈。1/10的平板电脑用户称每天都会使用平板电脑去浏览或在线购买商品;而平板电脑用户的购买次数也更频繁,有将近1/4的平板电脑用户在过去六个月内网络购物的次数不低于6次;此外,平板电脑用户在上面购物的种类相当多。

 

想想也应该是这样,在更大屏幕和更佳操作的iPad上购物,的确用户体验会比在手机上用体验要好,何况iPad还兼具了便携性和移动性。

 

淘宝iPad客户端的上线,意味着淘宝移动互联网战略的更进一步。移动互联网中,不同的移动终端、不同的手机系统的用户往往具有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在此之前,淘宝android平板客户端作为国内首款HD客户端已经上线。此次新上线的淘宝iPad客户端一样具有商品搜索、浏览、收藏、购买、物流查询、旺旺在线沟通等功能,而且还针对购物流程做了优化,以便更好地满足iPad用户的购物需求。

 

回头来回答iPad是什么的问题,iPad不仅仅是一款可以看电子书,可以浏览网页,可以玩游戏,可以看视频,可以有众多应用的平板电脑,对于用户而言,随着类似于淘宝客户端这样的应用的更多开通,iPad也许将成为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好助手。而对于企业而言,iPad则毫无疑问地,是需要认真研究并去适应的新商业领域、新销售渠道。

 

欢迎访问我的个人博客:http://www.cqtantao.com

最新文章:

软银不该对支付宝股权变动指手画脚

手机聚划算开启手机团购新路

酷米网凭什么成为儿童视频领跑者

大话刘强东

一日团购亲历记

移动电子商务大赛,创业者入市良机

谁在害怕当当网的价格战?

淘宝信用机制更有利于打假

移动电子商务有无限的想象力

从“iPad维权第一案”看新媒体时代的数字版权隐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