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ns网站策划杂谈 |
分类: web2.0研究 |
这几天一直在看谢文的关于web2.0的一些东西,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有了一些思索,把这些思索记录下来,希望能有朋友共同探讨一下,有机会能和谢老师探讨更好,呵呵。
98年左右在腾讯社区服务的时候,就一直在和社区的朋友们说,真的感觉腾讯很傻,放着一个这样热闹的社区却无法找钱,只是任由大家在里面闹腾,009给我说,腾讯做社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黏性,因此对社区是没有盈利要求的,也因此人手非常少,我去腾讯的时候,整个社区负责的只有四个人左右,让我非常的感慨。
当时腾讯网站也正在转型,从一个提供QQ用户交流的平台逐渐转往门户,也就是满足用户信息化需求的一个平台,这几年下来,不能说腾讯的转型是失败的,然而就我个人的看法,至少也是不尽成功的,国内资讯第一平台仍然是新浪,当然这也是新浪转型成功之处。
从商业化而言,阿里巴巴是我看到的做的最彻底的网站,阿里巴巴一开始对信息的不重视已经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地步,这里说的信息是指资讯类的,但是阿里巴巴成功了,回过头来说,这也说明满足用户需求在一段时间只能是某方面的,不能是全方面的,上阿里巴巴的人的需求很明白,就是需要商业信息,因此把商业信息做到无孔不入,无处不在,阿里就成功了。当然后来阿里也尝试做了资讯,不过我依然觉得他的资讯频道是不成功的。
慧聪是一个很类似于阿里的网站,个人感觉慧聪这几年一直没有超过阿里的主要原因,就在网站的定位上。其实分行业是慧聪做的很聪明的地方,对用户很实用,然后令人惊奇的是,慧聪的行业频道进去之后是以资讯为主、商业信息为辅的结构,这就本末倒置了。
网站第一位的是要满足你的浏览者的最强需求,然后才是满足其余需求的问题。
回到题目,从信息化到商业化其实是网站的不同需求的决定,当然要声明一点,谢文说的这个三化,是指的社区而言,而我说的是指的网站,这是有不同的含义的,对社区而言,谢文的说法是正确的,一开始中国的社区都是信息化的社区,就是产生各种信息,社区生活的人也获取各种信息,然后社区开始走向商业化,比如淘宝之类的大社区,是为了商业活动而建立的社区,满足商业活动的需求的社区。
我之所以要发散到网站上,是因为中国的网站实际上也正在走着这条路,一开始大家建立网站的目的都是发布信息,传递信息,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窗口作用,大家通过互联网站了解企业、了解组织、了解个人。网站上常见的栏目基本都有关于我们、公司新闻、产品介绍等等。
大约在0203年左右,网站开始转向商业化,电子商务成了很多企业网站的目标。依靠互联网扩大自己的销售额,建立新的销售渠道等等成为很多网站的目标,网络营销也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词,然而几年下来,真正利用网络做到这样的目的的,只是少数。
下次接着聊网站的社区化,呵呵,累了,停笔。
前一篇:还有没有“蓝海”?
后一篇:网络生活与2008猜想(前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