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我们三个偷偷地看收爷爷编箩头
(2022-04-03 07:44:03)
标签:
教育历史情感文化育儿 |
分类: 小周的故事 |
15、我们三个偷偷地看收爷爷编箩头
一天上午,我们到地里割草,在还没有割草之前。我们三个研究起箩头来,别看我们经常割草使用箩头,但要仔细观察研究箩头,却还是第一次。首先我们看看箩头鋬子是什么木材制的?如何制的?我的箩头鋬子是洋槐树的,小周的是枸树的,新军的是桑树的。小周说:“这三种树木都有弹性、韧性,容易弯曲,椿楝树不行,桐树更不行。因为这些树没韧性,很脆,一弯曲就会断。”至于如何制成箩头鋬子的,这个我是知道的。因为我妈妈会缉(音“期”)草筐子(用麦草与秫杆杆子编织的盛粮食的器具)。草筐子的鋬子和箩头的鋬子是一样的,我妈妈在树上选择粗细合适、又很挺直的树棍,根据鋬子的大小截取长短。截好后除去枝叶,但不要去皮,然后把它放到火窝里烧一会儿,但不要烧着,等烧热了以后再取出来,赶紧用脚踩着一头,用手抓着另一头,把它弯曲成鋬子的形状,再用绳子系着两头,防止它再张开伸直,冷却成形后再去皮刮光,鋬子就制成了。制箩头鋬子就是这么简单,但要编成箩头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我们又仔细观察研究起新军的竹箩头来,编箩头用的篾条我们管它叫竹劈子,编箩头的竹劈子有宽有窄、有竖有横,竖的宽大但比较稀疏,都是皮朝里、瓤朝外,横的都是窄小的竹劈子,也叫横条,编织的非常稠密。箩头底子的竹劈子编排的皮朝里、瓤朝外。箩头壁的横竹劈子则相反,箩头沿子上都是箩头底子上的竖竹劈子的延伸,皮朝上编织在一块,断头别在里面,即不扎手,又看不到断头茬口,所以显得结实、美观。这就是一个箩头的大致编排结构,致于如何编成的我们就不会了。
编箩头要用很多竹劈子,这些竹劈子都是用竹竿破成的。要把竹竿破成有宽有窄根根都非常均匀的竹劈子可不容易。这样的竹器我也见过,我妈妈扳(音“班”)盛馍的灶头,灶头沿子是用比较宽的竹劈子夹的。不过夹灶头的竹劈子大部分都是用小竹竿破的,一破两半,再一破四半就可以了,而编箩头用的竹劈子大部分用的都是窄的。要把竹竿破成窄小的竹劈子可就难了。我们也多次见过收爷爷破竹竿,当然他破竹竿的技术相当熟练。我们想叫他教,他说:“不行!你们别摸!割着手了。”
有一天,他又在破竹竿,我们又在旁边观看。只见他用一把刀刃凹陷的破篾刀,破了没几根,就破不动了,把篾刀在磨刀石上磨磨,磨了一会儿又卷刃了,一破还是不快,还是破不动。他气的把篾刀扔在了一边,“唉!”了一声,一屁股坐在地上吸起烟来。我们知道他的篾刀没有钢火了,不管用了。我问他:“你原先用的那一把好篾刀呢?”他说:“上次发大水,也不知你们把那把篾刀拿出来没有,大水过后,清理东西找不到了。”小周说:“我拿出来了,用绳子绑在棚子里木桩子上了。”收爷爷说:“木桩子都被大水冲没影了,那篾刀还会有吗?”小周忽然明白了,木桩子是埋到地下的,没有根,当然容易被水冲跑了,咋没有让它和别的东西一块拴在竹竿上呢?小周说“唉!都怨我考虑不周。”我说:“那就再买一把吧。”收爷爷摇了摇头说:“没钱了!你们给我抢救出来的钱,治病还药账,修盖房子再还还赌债,一个子儿也没剩,这几天也没卖出去一个箩头,外边的账也没要回来。”说完,他显得非常焦急、失望。我们看他那个样,心里也挺难受的。
我们几个割完了草,在回家的路上,对收爷爷的篾刀问题展开了商讨。新军主张用我们换镰剩下的炸弹皮子给他打一把新篾刀,我坚决反对,说:“咱对他这么好,他知道我和小周用的都是破箩头,快不管用了,他编那么多箩头,也不给俺俩个用,咱想跟他学编箩头,别说教咱了,连看连摸都不叫,不能给他打篾刀!”新军说:“收爷爷不愿意教我们,可能有啥原因,只要我们对他真心诚意,感化他,到时候一定会‘金石全开’,实现我们的编箩头行动的。”小周也同意了新军的意见,因为那把好篾刀是他弄迷见的。我最后还是同意了他俩的意见,我们回到家里拿出了我们把玩的炸弹皮子并到谢英士铁匠炉上打了一把全钢的新篾刀。
我们把一把崭新的新篾刀拿给了收爷爷。我们满以为他一定会很高兴,没想到他不仅不高兴,反而把我们数落了一顿。他说:“我知道恁三个对我好,但我也知道恁三个心里的小九九,打的什么算盘?你们三个对我好,是另有所图的,不是想要箩头就是想学我编箩头的技术,要是这样,你们把篾刀拿回去吧!”我们听了他的话,好象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一直冷到了心里,我们三个气的不得了。也不知说什么好,真想把篾刀拿回来。还是新军开了口:“收爷爷,我们给你打一把新篾刀,没别的意思,我们对你好,不图什么,我们只是看到你遇到了困难,想帮助你。”收爷爷说:“那好吧,篾刀我要了,等回来,我卖了箩头给恁钱。”不过从那以后,收爷爷对我们三个更好了,更信任了,他赶集卖箩头或下乡要账,经常把钥匙交给我们,要我们替他看门,对我们百分之百的放心。我们每次割草走到他那儿,他都准备好竹叶子茶,叫我们喝,有时还叫我们吃他的饭,有时还帮我们割草。不过还是有一样没变,那就是破竹竿、光叫看不叫摸;编箩头时还是背着我们不叫看,我和小周都非常着急。新军也显得焦急不安,但他还是安慰我们说:“不要急,急也没用,总有一天他会改变的。”我们只得耐心地等待下去,但我们也没有闲着,我们经常看他破竹竿,也看熟了,心里跃跃欲试,想实践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