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封UIUC教授对他学生在国内求职的推荐信(刘全慧)

(2009-11-22 12:03:32)
标签:

杂谈

我这辈子最大的一个失败,是向学校推荐了一位不成器的海归。尽管过去了很多年,想起来还有点心有余悸。这位老兄在美国多年,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已经有了正式工作,不过拿的还是中国护照。由于“911”的缘故,一时回不到美国去了。在申请湖南大学职位之前,已经在中国科学院两个研究所和另外一所大学工作过。
这位海归拥有一般人根本无法比拟的显赫出生和学术背景。简历中从中学、大学、研究生经历中一系列令人眩晕的记录,连我这位老江湖也无法自持。例如,他拿的是UIUC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凝聚态物理是物理学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二级学科,而UIUC的凝聚态物理专业一直雄居全美第一,当然是国际上物理学研究的重镇。看到他的求职材料,我当时急切和兴奋的心情,只有“跣足而出”可以形容。如果不能及时引进,简直天诛地灭。仅仅靠数个电话,我就决定向学校全力推荐。要求学校所有的正常手续都从简,连正常的见面、试讲等必要的程序也免了。我和他大学同学交流过,他告诉我,他的同学中有一群天才;不过若说谁可能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话,则非这位老兄莫属。他的导师对他的推荐,也算是上好了。如果和他讨论物理,很容易发现他的基础非常扎实,对物理学研究价值的把握也很有水平。
这位老兄貌端体健,春风满面,走路富有弹性。上下班本来有方便的班车可乘,但是从来都是靠打的来回。在美国婚史不详,但是身边不乏女性。对金钱以及个人得失计算极其精明。简单交谈根本看不出有任何不正常。
不过这位老兄在湖南大学的记录实在不光彩。
2003年在引进他之后,他开设了《电磁学》一课。上课时经常将“我们美国、你们中国”挂在嘴边,正经的课程内容讲授不多,有些个人习惯(例如上下拉裤子的拉链)也很不雅,......,学生非常反感,坚决要求更换。由于他是我极力引进的“红人”,系里也不敢轻易决定。我引进他之后就出国云游去了,系领导、学生等打电话发电邮追着我要我表态。经过核实后,我的震惊和失望无法形容。在接下来的五年内,我和他的交往更是一场噩梦。除了要我负担他的一些正常办公开支外,他不断问我借钱甚至直接要钱。理由很简单,是我引进他的,而他的工资不够花。要评职称,又不填表,一定要我帮他填好。我拼全力给他争取来的副教授职称后,他还根本不看在眼里。更要命的是,他没有做过认真的研究,唯一的论文就是把在博士论文的一些已经发表在国外的结果写得详细一点,然后发表在《物理学报》上。事实证明,我向学校举荐了一位既不会上课,又不会做研究的“杰出人才”,经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最不可思议的是他目无尊长,在他口中,他老父亲是“那小子”、“某某(他兄弟的名字)的父亲”,“我没有责任赡养他”等。
五年任期将满之际,学校决定不续聘。所付出的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等一律不予计较。尽管对他极度失望,我还是积极帮他找出路,也算善始善终吧。我建议他去一所民办学校高就,并调离成功。民办高校当然不研究物理,他顺便彻底改行。在新东家已经工作了一年多了,还发表了一篇文章,正准备在新行当中申请正教授职称。听说年薪还很高,新买了一辆北京现代,起名Airforce one。偶尔还到湖南大学来“视察”一下。
他博士论文导师给他湖南大学的推荐信如下。这封推荐信不是这位老兄求他老板所写,是湖南大学官方直接向UIUC了解情况时他导师的回复。在这位老兄看来,我这么大的人物,你湖南大学不直接请我当教授博导也就罢了,还要推荐? UIUC何等学校、我导师是何等人物? 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