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禾雀花山庄清远银盏温泉好茶 |
分类: 悠游天下 |
也许算是春天的尾巴罢,我们五一节在银盏渡假山庄里渡假时还是时晴时雨,亦雨亦晴的。
银盏渡假山庄离广州很近,据说是一个小时的车程,有山有水,在网上搜了一下,居然有不少关于山庄的信息,且都是一片声的叫好:如果不想长途跋涉的舟车劳顿,只想在近处找一个宁静的山谷相约三五知己、一家老少悠然自在的呆上几天。这里,有一个绝好的地方介绍给你:银盏森林休闲度假山庄。山庄位于清远银盏温泉附近的银盏林场的山谷里,是一个半封闭式的原始次森林地带,傍边还有一个明净如镜的银盏水库。在此,你会领略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自然的美妙。从广州出发约六十公里、不到一小时的车程。山庄的饮食全是自种自养自给的当地纯天然土特产,有正宗清远走地鸡、乌鬃鹅、水库大鱼、山水豆腐、农家野菜等;山脚下还种有沙糖桔、橙、油桃、黄皮、木瓜等多种应节水果。为求达到宁静与悠闲的意境,山庄的食、住每次只是接待二、三十人的限度。林间建有舒适的别墅、溪边小木屋和怀旧老房子,住房价格超值,每间约50-100多元不等;山庄还设有:朔溪探险、盘山越野、卡拉OK、野外烧烤、水库垂钓、天然山水泳池、棋牌等娱乐项目,都是免费享用的。温馨提示:附近有银盏温泉、银盏谷飘流等新开发项目。
犹其这一篇文章写得叫人不由得不心动,不由得不垂涎欲滴:
“云青青兮欲雨,水潺潺兮生烟”,银盏森林休闲度假山庄,一个并不招摇,清新宁静的小小度假村,却溪水潺潺,茶香袅袅,花香阵阵,未及入口浸心,便已然醉在这春色无边的旖旎风情里。
对于深陷城市的人,每当我在春天抬起头,看到那朵朵悬挂枝头的火红木棉,或伴随它们一点点钻出枝条的新芽,心中就不免会激动起来。
朋友说,禾雀花开了,一起去过一个宁静的周末吧。居住在石头森林中久了,就要趁着春光正好,去郊外的山庄里,赏花,品茶,换一季的好心情。
收拾行囊,驱车前往清远,将潮湿的心情甩在了后面。我们要去的山庄位于清远银盏温泉附近银盏林场的山谷里,是一个半封闭式的原始次森林地带。山庄是几个朋友合力修建的,据说是有一次偶然发现了这里,很是喜欢,这种既宁静又不完全与世隔绝的地点正是周末度假的最佳选择,于是就干脆在这建了一座山庄。每当假日来临,他们就会带着家人或朋友一起回到郊外的山庄,聆听林中小鸟的叫声,享受这悠闲自在的快乐时光。
沿路云层低压,远处白云缠绕着墨色的山峰,田野碧绿,如入画的景。
缠绵烟雨,禾雀花飞
春日的早晨,从清脆的鸟鸣中醒来,空气中弥漫着清新与素朴。
我住的木屋旁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满山的清幽美景只需在溪边的石头上静坐便可尽收眼底。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山谷幽幽,清风拂面,在水面与树影花间流连。小溪对面就是一簇簇盛开的禾雀花,在花影环簇中,绰约风致,娇憨柔媚。
传说当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四处云游,见到禾雀偷吃田里的稻谷,农民们颗粒无收,苦不堪言,顿起怜悯之心,于是施展法术,用山藤将禾雀绑住,丢在山上,只准它们在每年的清明前后,稻谷青黄不接时才出来。从此之后,禾雀没再偷吃稻谷,而世上从此多了这种奇花。
禾雀花是堪称一绝的珍稀植物,它外形奇特,花开四瓣,花托似禾雀头,两旁各有一粒似眼睛的小黑点,正中一瓣,弯弓似雀背,两侧花瓣似雀翼,底瓣后伸,是尾巴,远看还以为真的是一群禾雀藏身花藤。
在这远离喧嚣的山野,长蛇般的藤蔓飞架于山涧间,盘桓在老树上。那立于青藤之上起舞的一串串玉色禾雀,是花的精灵,她高昂着头,想要挣脱青藤的羁绊,振动羽翅,飞翔于这三月的烟雨中。
这是一个怎样悠然温馨与洁净的世界呵,淡淡素素的颜色和着缠缠绵绵的烟雨,恰似小鸟的温柔,以纯洁简朴的沉默,静静地绽放她的心绪…
知堂先生说,喝茶当于瓦屋低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两三人共饮,得半日闲,可抵十年尘梦。
而在这样一个春日午后,一个人坐在木屋的露台上,泡上一壶清茶,闻清香扑鼻的浮动茶香,听流水潺潺,鸟鸣啾啾,却也悠然自得。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好茶需好水,以山泉冲泡之,入喉方知甘甜为何味。
山庄主人也是好茶之士,他们在半山修了一个蓄水池,将泉水引入山庄,打开水龙头流出的便是山泉水。有朋友开玩笑说,你们洗车都是用的山泉水,真奢侈,呵呵。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每天行色匆匆的奔忙于人群中,周末便来到这幽静的山庄度假,临了还要带几桶山泉水回去泡茶,真是羡慕他们这样的快乐潇洒。
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并有一壶好茶相伴,绝对是一种享受。
一杯清茶,一帘春雨,一瓣落花,便度去了人间多少岁月流年的繁杂。
时光如水,快乐于你有几何?跃马踏青去吧,把心间杂乱无叙的东西干脆仍掉,清脆的足音踏醒沉寂的深山,快乐的感觉就会溢满心田。
寻思描黛,指点吹萧,从此春入手。
本来只打算抄摘一些,可看看哪句好像都是不能割舍的,就整篇的摘下:写得实在是好,叫人不得不想入菲菲。然则亦有一害,如果文不符其实,那也叫人失望得紧--我们确是有些儿失望,又有点怀疑那是个抢手,写得那么好,那么迷人。当然,也许居住的环境也是失望的因素之一吧,三家人挤在两间名为复式的房子里--上面是一间小小的塌塌米,下面是小小的起坐间和小小的卫生间--用“小”字足以形容那个地方,一个人住倒也是舒服,两个也还凑合,一家三口可就有点挤了,更何况是大人小小孩一共9人呢?我们回来后一致觉得不如南昆山多矣!虽然确是有“朔溪探险、盘山越野、卡拉OK、野外烧烤、”等等,然而总是觉得有点不对劲,也许就出在房子罢!对面的那几家就住得很好--就是介绍我们来此地的人家,其中一个是孩子同学的家长。那里比较合理想罢。两家合用一个阳台,在阳台可以喝茶,可以看书看风景等等,也许写文章的人就是住在那里写出来的好文章。而两家在一起不至于太寂寞也不至于太闹,刚刚好--为什么设计的时候不都是这样设计呢?或者多设点那样房式也好。
我们也朔溪探险,老渠也去了盘山越野,孩子们去了卡拉OK、在小溪作制作工程.......也很有意思,只是在小屋子里喝茶确是有点局促,高谈阔论也有点大声,但窗外野碧逼人,虫声喧哗,雨夜朦胧,间或失电......我们还是过得很愉快的。
天公还算作美,白天一直没有下雨,到了晚上才下起了雨来。我去隔壁看儿子回来举着伞独在在雨中漫步,听雨打伞音,虫鸣蛙声,直如天籁,这大自然之声,确是无与伦比,不由得举伞在雨中痴站,静听一曲,便回房去了。还有在去英西的路上,那条路大约是新修的,没什么人知道,因此也没什么车行走,那时那刻,天地间仿如无人,就连我们也化成了空气,不复存在,只几声偶尔的鸟鸣,虫语,所谓寂静之声,许是如此。
第二天我们赶去英西天门沟的树屋,据车迷网的招集,形容得十分的有趣,于是赶过去看,不过尔尔。不过几座山峰,据说峰顶有草原,门票即收60。其实那座山峰与外面的也没什么不一样,屋子也就是树木搭建,与我们昨天住的也没什么不一样。晚六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