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牛魔王
牛魔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28
  • 关注人气: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俗路通向高雅 (转自读者杂志)

(2016-04-04 12:30:38)
标签:

文化

娱乐

艺术

台湾著名女作家席慕蓉念念不忘一个外国友人,在很多场合,在不少作品里,都提及过他。此人是一位瑞士画家,大家都管他叫“阿克赛”。与他相识,是1967年的夏天,那时,席慕蓉才二十刚出头,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女画家。
  阿克赛先生出生于南斯拉夫,从小喜欢绘画与雕刻,而立之年已是当地有名的艺术家了。之后,他移居瑞士温特吐城,因一手精湛的雕刻技艺闻名遐迩。他的雕刻艺术带有金属焊接的特质,粗犷豪放,流畅自然,极具人文风格。
  席慕蓉在温特吐城开画展时,阿克赛先生亲临观摩。这位年逾五旬的长者,十分欣赏她的画作,在当地报章发表热情洋溢的文章推介,并热情邀请席慕蓉去家中坐而论“画”。
  在阿克赛家中,席慕蓉见识了他的代表作《小丑的梦》,顿觉强电来袭,仿佛周身被弥漫于作品中艺术的颗粒击中,有幸福的疼痛感。
  强烈的艺术震撼,让席慕蓉久久地在雕像前伫立。见异国的女画家如此沉迷于自己的作品中,阿克赛先生说:“你不觉得我们有时候和这个小丑也没什么分别吗?”这话,让席慕蓉半天没回味过来。
  席慕蓉由此感觉到他在某些方面的不自信,正想安慰几句的时候,阿克赛先生把她领到了工作室的另一角,掀开一块巨大的帆布,那里,是他替人雕刻的墓碑。他说:“雕刻作品并不足以养活全家,我真正赖以生存的工作还是为人雕刻墓碑。一个艺术家能以自己的作品换来便宜的幸福快乐,已经是很难得的事了。”
  那时,席慕蓉还只是一个在艺术上刚刚起步的年轻人,阿克赛先生那惊人的一掀,让她看到了艺术的残酷,看到了高雅艺术背后的庸俗与无奈。那一刻,她明白了,一个艺术家可以,也必须同时面对两种世界:庸俗与高雅。
  类似阿克赛先生的遭遇,在我国古代也十分普遍。韩愈、白居易、颜真卿等著名的大家,都曾写过碑文,目的只有一个:收取润笔费。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也在自家屋墙上贴有一则“润格告示”,公开自己书画作品的收费标准。
  所以,在通往艺术的道路上,有一条俗路——为自己及自己所爱的人去挣钱,我们不可不踏,不可不行,它有时正是通向高雅艺术殿堂的最佳路径。       (陈志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