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分配生

(2012-06-07 09:18:25)
标签:

杂谈

            昨天从新闻中得知,今年的分配生达到815人,占55%,并每年递增,到2015年达到80%。我想这样的政策是不是对金东方这样的优质学校不利?可以考上的名额越来越少了。在这一政策下,学校有什么方法保升学率?今年咱学校有多少名分配生?

 

 

网站回复:

        关于金东方初中招生和升学:

1、面向宜昌市城区、县市区招生,理论上可以招生省内及省外的适龄孩子。这是市局规定,民办教育法上有明确说明的。

即民办学校是择校招生,公办初中原则上应该是划片招生。

2、城区所有初中孩子升入高中学校。按照市局的规定办理。

(1)、资格问题:孩子是城区户口一年以上等,或类似的情况,可以升入城区任何高中学校就读。如果属于县市区户口,可以升入“除了宜昌市一中、夷陵中学”以外的城区任何高中学校就读。

(2)、升学方式:

初中升高中,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省级示范高中就读,而省级示范高中的学位有限。有些初中学校有较高的升学率,有的初中学校升学率稍微差一点。于是:高中招生的分数招生、均衡招生、特长招生等政策出台,并实际运行。

A\分配生录取。即拿出一定数量的正取指标,大致均衡的分配到每个初中学校。如果指标给该校了,该校的孩子的分数也考取了(此分数比正式的录取分数稍微低一点点),这指标就算有效,孩子就算考取。

其实,这个政策一直在实施中。分配生的数量也一直在增加中,分配生的政策细节也一直在调整中(原来叫保送生,即孩子不参加中考,提前录取;后来改为现在的模式,分配生,孩子依然要参加中考等)

也有的城市是将优质高中指标分配到每一个初中学校,全部分配到初中学校的。也有的城市是将50%左右的招生指标分配到高中学校的。

中国的城市很多,那个方法更科学、更均衡、更....大家都在尝试中,都有道理,都符合政策等。

B、单纯凭考分录取

B1、正式录取,分数高的孩子,可以正取。

B2、择校录取,分数较高的孩子,可以择校录取。即孩子相比正取生缴纳一定的“费用”,到省级示范学校就读。此择校录取的方式。将会被有关部门适度限制。并有逐年将择校生人数下降的趋势。即将择校生的人数,变身为正式录取的人数。

C、特长录取、特优生录取、飞翔计划录取等

高中学校会针对孩子的体育艺术等特长,事先组织一个考试,孩子被认定为特长生的话,可以被特长录取。

部分高中学校,可以面向全省或全宜昌市招收特优家贫的孩子。或叫宏志生、或叫阳光生等。

为了落实农村孩子上好学的问题,也面向县市区的农村地区招收教优秀的孩子。此为飞翔生计划。

3、其实,孩子初中段有孩子自身的特点。孩子就读初中,是为了孩子自身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是为了给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孩子升入很好的高中学校,是孩子初中学习段的目的之一,不是唯一目的。

如果省级示范高中指标全部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则会引起少许家长选择学校时的波动,会引起家长选择初中学校时,更纠结。

其实现在省级示范、市级示范,还有很多新兴的高中学校,授课水平、管理水平差异不大,如果给以该校注入一定数量的优秀的学生苗子,各校都会长出参天大树。有关人士预计:如果省级示范高中指标全部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则一段时间内会有困惑之人,稍微等1年或2年,会会出现各高中学校百花齐放,百家争艳的情况。会极大的调动各高中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以上观点,属于个人愚见。仅仅供金东方初中的现在7、8、9年级的家长享用。

4、金东方初中今年的分配生数量等信息:

(1)、我校的总分配数:

一中16人、夷陵中学16人、葛洲坝中学13人。

我校具体分配给各班的指标的大致说明是:

每班2人(一中、夷陵中学),是基础。(均衡分配到每个班级,是市局意思)。剩余数,由学校用于奖励成绩优异的班级。

葛洲坝中学的指标,原则上每班一人。

我校实际完成16名一中、16名夷陵中学的分配生推荐工作。

(2)、其他几个兄弟学校的指标数:

五中:一中9人、夷陵中学9人、葛洲坝中学9人。

六中:一中17人、夷陵中学17人、葛洲坝中学14人。

十六中:一中17人、夷陵中学17人、葛洲坝中学15人。

外校:一中12人、夷陵中学12人、葛洲坝中学8人。

长江中学:一中10人、夷陵中学10人、葛洲坝中学9人。

天问学校:一中11人、夷陵中学11人、葛洲坝中学10人。

英杰学校:一中8人、夷陵中学8人、葛洲坝中学8人。

(3)、分配原则:

学校的毕业生数量,办学规范等。

再次强调:以上观点,属于个人愚见。仅仅供金东方初中的现在7、8、9年级的家长享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